正文 第11章(1 / 2)

杜方寧這一番話說得棉裏藏針,並很快帶動了吳氏和錢氏等人心中的情緒波動。方家雖窮,但方氏當姑娘時也是頗為受寵的。吳氏一想到自己的閨女和外孫女竟然受到這樣的對待,一股怒氣直衝心田。她按捺了好一會兒才勉強鎮定下來,吳氏清清嗓子對何氏說道:“親家母,親家公怎麼不在?”這要是分家,老杜頭做為一家之主是必須到當場的。

何氏語氣平淡的答道:“他去給你二侄女家鋤地了。”老杜頭時常不沾家,他不是去大閨女家就是去二女兒家,或者到別家串門。他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去別人家他就是客,怎麼樣夥食也比自家好。而何氏呢,杜老頭一走,杜家上下就她一個人說了算,而且還能省下不少。反正又不是夏忙秋收時節,地裏的活計不太多,有幾個兒媳婦孫女操持就行了。反正杜方寧來到這裏這麼長時間跟老杜頭打招麵的時間很少。

何氏接著又淡淡說道:“有啥事跟我說也一樣,要等他家來,不知要猴年馬月。”她話裏的潛台詞就是,這個家是我當。

吳氏自然也知道實際情況,老杜頭一向是個甩手掌櫃,她剛才那麼問不過是盡盡禮節罷了。

“既這麼著,那我就直說了吧。”吳氏端正坐姿,一副鄭重其事的嚴肅模樣:“我閨女家孩子多,勞力少,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未免沾了其他弟兄的便宜,兩個侄子厚道自然不說什麼,可他們兩人心裏明白得很……這雛鳥大了,終歸要離巢。我看不如就將他們一家分出去吧。過什麼樣全憑他們的本事,總不能老拖累別人。”

吳氏這話一出,頓時滿堂寂然。方氏的眼中閃過一陣波動,她期待而又緊張的偷眼看著婆婆,心裏萬分盼望她能答應。一直在窗外偷聽的孫氏和王氏不禁蹙了一下眉頭。說實話,她們可不願意分家。方氏和幾個女兒一向任勞任怨,每日總是放下掃把拿叉子,從沒有閑著的時候,若是分了家,這些活還不都攤到她們頭上!兩人各懷鬼胎,也一起緊張的貼著窗戶認真聽著,看婆婆究竟答不答應。

何氏慢慢端起茶杯,小口小口的抿著茶水。杜方寧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這是何氏最優雅的動作了吧。

何氏挑挑眉棱,掃了方氏一眼,慢條斯理地問道:“三兒媳婦,你心裏是咋想的,跟我說說。”

方氏囁嚅了一會兒,小聲說道:“我們家勞力少,孩子多,我想……我想還是分了好。”

“嗯。”何氏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樣。

接著話頭一轉,輕描淡寫的說道:“分家也不是不行。可是這大房二房都沒提,就你們三房要分出去,還這麼興師動眾的。這做兒女的講究的就是一個孝字,這些若是傳了出去,別人會怎麼想你們?你們三房可還有三個女孩,一個挨一個的就要議親了,這不賢不孝的名聲若是傳了出去……。”何氏故意說一半留一半,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

“這……。”方氏不禁語結,無助的看了看吳氏。吳氏也不覺躊躇了片刻。何氏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們清楚得很,這話不是勸告,而是在威脅。別人是刀子嘴豆腐心,何氏則是刀子嘴刀子心。女孩子家最看重的便是名聲,若是夏寧她們姐妹幾個被人說成忤逆不賢惠,她們以後甭想說到好親事。何氏看到自己的威脅起了作用,不禁暗自得意起來。

吳氏猶豫片刻,正要開口反駁。卻被杜方寧搶了先。杜方寧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觀,何氏的話能嚇到別人,但卻嚇不到她。

她抬起頭,用清亮的聲音大聲說道:“奶,別人愛咋說咋說,反正我是不介意。對於別人來說,有個好名聲自然有好處,可對於我們這幾個待宰的豬來說,名聲有什麼用呢?論勤勞論賢惠,誰能比得上我大姐,結果呢,她如今過得如何,大夥都清清楚楚。”

這句話猶如一記響鍾敲在方氏等人的頭頂。方寧雖小,說得話卻很有道理,如果不分家,如果他們一家的命運繼續被何氏主宰,再好的名聲又有什麼用呢?讓你嫁什麼人就得嫁什麼人。

杜方寧冷冷的瞅著何氏,接下來的聲音越發咄咄逼人:“奶,窗戶外的大伯母二伯母,我實話給你們說了吧,今兒我們姐妹幾個是豁出去了。你們不分也不行!奶不是說要出去說我們不孝嗎?我們這就去把我們杜家的那些陳年爛事全擺出來。你們倒是好好想想,將來學文學武哥說不定要進仕途,我們杜家的名聲對他們來說有多麼重要。還有冬寧、圓寧很快也說親了……總之你們自己想吧。你們跟我們一家不一樣的。我們是那光腳的,你們可是穿鞋的……。”杜方寧也學著何氏的口吻,說到關鍵處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