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1 / 3)

宋喬偷眼看看方氏又看看方寧,結果兩人的臉色都十分平淡,他心裏多少有些氣悶。敢情就他一個人緊張。

方氏好奇地問道:“說定了?是哪家的姑娘?”

宋老財道:“差不離了,隻要荷生願意也就成了。”

方寧微微一笑,問道:“那姑娘的爹很不錯,嫁妝很多,身量也胖,對吧?”

宋老財被噎了一下,心想,這丫頭是從哪兒打聽到的。

宋老財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宋喬的臉色有些沮喪。宋柳離他最近,見哥哥這樣,忙悄悄捅捅他,壓低聲音,語帶雙關地說道:“放心吧,爹給我買雙鞋子也要貨比十家。這才兩家,早著呢。”

汪立誌聽說宋喬要娶個胖媳婦,就給了他一個無比同情的眼神。他再看看錢正清,給他拿了份白菜笑嘻嘻地說道:“來來,多吃這個,冬天的白菜適合你了。”

眾人吃過飯,又坐了一會兒,這會兒過了飯點,方牛子也閑了一會兒就上來陪著姐夫和宋老財等人說話。

方牛子揀了宋老財愛聽的話說:“宋大哥,你是南山村裏數得著的人物,我姐夫又老實,有啥事我也不一定及時得知。以後少不得仰仗你。”

宋老財覺得十分受用,再加上吃人嘴短,他和氣地點頭:“好說好說。有啥事不用你說,我也不能袖手旁觀。”

方牛子笑道:“那是。”

趁著眾人閑敘的功夫,汪立誌就去把帳結了,錢正清爭著要付,汪立誌促狹地笑了笑,大方地讓了他。末了,他還不忘補充一句:“知道方才為什麼總讓吃白菜嗎?”

錢正清不解地搖頭,汪立誌賊兮兮地說道:“那是因為你是冬天的白菜——動(凍)了心唄。錢正清被鬧了個大紅臉。

回來時,因為汪立誌要給奶奶送年貨,就駕了驢車和他們同行,方寧一家就坐到了汪立誌車上。

宋老財見沒外人在場,就出言提醒大兒子:“你瞧瞧人家一家對你根本沒那意思,你再瞧瞧人家爹娘看那姓的什麼眼神?所以呢,死了心吧,好好地跟著爹一起挑個合眼的媳婦。”宋喬敷衍著應了一聲。

方記飯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杜朝南每隔幾天就會進城去送些東西,像是豆芽鮮魚等,方牛子總是按市價立即結帳,從來不會因為是親戚就拖欠。至於魚丸和方便麵,方寧做得越越少,食客嚐了鮮以後,興致就沒以前高了。魚丸是價格太高,點的人少。而方便麵是因為太費油,賣得自然比普通麵貴一些,客人覺得再方便也是麵,吃這麼貴的麵有些劃不來。而且古代又沒有包裝袋,再加上人們的生活節奏緩慢,市場需求自然不像現代這麼廣闊。雖然受了一些挫折,方寧毫不氣餒,繼續尋找著合適的商機。

又過了幾天,杜朝南就開始張羅著網魚放塘。今年年初兩個池塘****放魚苗四千尾,除去中間死掉的大概能網三千多條,當初放的大多都是一年齡的魚苗,長到現在差不多每條有二斤多。這裏的魚價在七文至九文之間。方寧算了一下,這兩塘魚能賣四十多兩銀子。

方牛子和香草絞盡腦汁的利用手中的關係,請了幾個客商吃飯,方寧也給每人送了幾條魚一隻烤鴨還有各種土特產,這些人倒也挺夠義氣,回去後沒幾天就聯係上了幾個大商販,然後和杜朝南商量好以六文一斤的批發價從他這兒買魚。杜朝南和方氏一商量也就同意了,他們要是自己賣的話自然價錢會更高些,可是零賣太麻煩,每天賣的量還不多,還不如一次性批發給別人來個痛快。況且,魚要是死了價錢也會降低。

這些魚共分幾次來拉的,兩塘魚前後共賣了四十二兩銀子,盡管他們一家從不張揚,可是村民們的目光賊亮賊亮的,眾人對他家的收入也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誰也沒想到這夏天蚊蟲橫飛的爛泥塘還有此大作用。人們私下裏議論紛紛,有羨慕有妒忌的,也有想跟著養魚的,不一而足。其中最嫉恨不已的便是杜家老宅一幹人。當初三房一家被趕出老宅,孫氏王氏兩人還偷偷笑過一陣,如今一個個眼紅得跟兔子似的。紛紛忿忿不平的去婆婆麵前上眼藥。

魚塘放完水後,所有的魚都撈幹淨了,杜朝南給魚塘撒上草木灰消毒,曬幾天後再放入新水。最後剩下幾十條稍小的魚,杜朝南和方氏就給那些幫忙的親戚鄰居各送去幾條,像是三奶奶家的幾個兒子,胡奶奶家,李三順家等等。自然老宅是必須要送的。方氏特意揀了六條大點的讓杜朝南給送去。方寧生怕那一幫極品再生什麼妖蛾子,就自告奮勇地要跟著去,她一說,靜寧也要跟著去。

父女三人進了堂屋,就覺得屋裏的氣氛不大對。老杜頭正耷拉著眼皮子吧嗒吧嗒的抽著旱煙,何氏陰沉著一張長臉盤腿坐在炕上,見人進來也是愛搭不理的。

杜朝南已經習慣了,心裏也沒多在意,一進來就說道:“爹、娘,我們給您二老送魚來了。”方寧和靜寧也叫了一聲爺奶。

“嗯,坐那兒吧。”老杜頭慢吞吞地應了一聲,指指炕下的凳子說道。

沉默了一會兒,老杜頭有些言不由衷地說道:“老三哪,你分出去後,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爹心裏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