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茹因遷怒之事而給胤禛下了絕育好物,胤禛以後說不得都沒有登位的可能性了,畢竟孩子也是皇位繼承人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嘛,不然辛辛苦苦奪來的皇位再拱手讓人,多讓人難受啊。

沐兮沒有做公主的可能性會不會更好她不知道,畢竟大清的公主多數 撫 蒙了。

曾經也有人說過,嫁去蒙古那邊至少比在京城自由一些,可那也隻是她們自認為的罷了,看看那些撫蒙的公主能活下來幾個就知道了,並不是說學會了武功或者別的什麼在蒙古就好過了,誰能說皇室裏就沒有重點培養過一些公主呢。

至少太後養的公主總該是培養過的吧,不然她養來做什麼呢?隻是為了提個身份好看嗎?誰做這種虧本買賣啊。

隻是從上一任皇帝開始,皇家防備著蒙古,不讓蒙古嬪妃有孩子,那之後的蒙古自然也不可能會讓嫁過去的大清公主好過了,傷害都是互相的,這不過是他們政治博弈其中的一種罷了。

大清的公主也好,蒙古的妃嬪也好,都是他們那些博弈當中棋子,誰能掌控這種手段,才能跳出棋盤外成為掌棋者。

雖說以沐兮的年齡來看,康熙嘎了的那個時間,沐兮應該已經成了親,或許孩子都好幾歲了,可«甄嬛傳»到«如懿傳»這個迷人的小世界裏,畫風真的很迷人,她們還有公主二嫁的情況呢,宋婉茹是不介意這種事情的,可這個世界的人很介意啊,看看甄嬛多堅強一人,聽說女兒二嫁,整個人都快崩潰了呢。

«甄嬛傳»的皇帝胤禛和«如懿傳»的皇帝弘曆都挺有病的,腦回路也都有問題,她得把危險直接扼殺在萌芽裏,最好弘曆就不要出生在胤禛的名下了,這不就一勞永逸了,她沒有那個心腸去試探人心,也不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倘若沐兮長大了以後,有她自己的想法,宋婉茹覺得倒是可以支持一波。

她隻是不會讓沐兮過被人安排好的人生,淪為政治犧牲品去和親。

她也會把能教的本事教給沐兮,有那份心可以支持,沒那份心也能過得舒心,這就是宋婉茹的心態,既然養了就得對孩子負責嘛,別人家孩子有的她家孩子有,別人家孩子沒有的她也會想辦法讓孩子有,比如父母全心全意的愛,這本就是獨生子女該有的待遇不是麼~

定下了這個基調,宋婉茹按部就班地養孩子,她好像隻是討厭生孩子,養孩子還沒有那麼厭煩,且小女孩還是長得很可愛的,宋婉茹和女兒穿親子裝的時候尤其的開心,她自然就覺得還不錯咯。

沐兮的身體逐漸好起來,胤禛大概是覺得女兒不會早幺了,他又可以來散發他無處安放的父愛了,看得多了就覺得宋婉茹和沐兮這母子倆真不錯,於是吃的喝的玩的都會時常想著她們,衣裳首飾更是樣樣都會想著往她們屋裏送一些。

齊月賓沒有孩子,她看宋婉茹有孩子,對宋婉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烏拉那拉宜修嫁進來以後,她就去和宜修交好,或許是看宜修家世不錯?

太後那裏都是初一十五才會讓後宮嬪妃去請個安呢,宜修一個側福晉哪敢擺譜,她們不用去給宜修請安多舒服,齊月賓和宜修交好天天跑去給宜修請安,顯得每天自己帶孩子的宋婉茹多不懂事一樣,也不知道齊月賓到底圖什麼?

圖烏拉那拉宜修漏點寵愛給她?

還是說宜修可以送個孩子給她?

這不純純有那個大病嘛。

宜修剛剛嫁進來沒多久,正和胤禛甜蜜得很呢,胤禛還送了對鐲子給宜修表示願如此環朝夕相處,也承諾等宜修有了孩子就去向皇上請封嫡福晉,宜修能把胤禛的寵愛漏給齊月賓才奇怪了好吧。

隻是她們想要孩子都不太可能了喲,除非她們也能和甄嬛沈眉莊一樣給胤禛帶幾頂原諒帽,不然此生都不能如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