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新止,天色朗然,日光突破重疊的雲層瀉下金光。
雨後的芭蕉葉,青翠欲滴。
廊簷下的水滴像斷線的透明珠子,顆顆砸落在地上的小水窪裏,發出叮咚的脆響。
薛寶嫦在廚房院子的廊亭悠然品茗,就見崔嬤嬤領著十名廚娘沿著回廊進了院子。
五長五少,目光清明,容貌端莊。
周身利索,氣度非凡。
廊下,他們一字排開,對薛寶嫦整齊行禮。
薛寶嫦頷首一笑,眾人起身從容進入灶間。
為首的年紀最長的,從崔嬤嬤手裏接過此次家宴的菜單,沒有任何廢話,立刻指揮分配任務。
大廚房頓時熱火朝天,廚娘們各司其職,忙中有序。
滿院子的廚娘和管事婆子們目瞪口呆。
管嬤嬤在看清那位女廚師長時,臉色大變,那是——
十幾年前,曾在皇宮辭官歸隱的禦膳房總管。
她在這位前輩麵前都隻有靠邊兒站的份兒!
連管嬤嬤都變了臉色,頓時,原本站在那裏看戲的廚娘們慌了手腳,各自去找各自的靠山想辦法去了。
瀾芝堂是由六間花廳貫通的正廳堂,坐落在國公府的東西兩府中軸線上,背靠嶙峋壽山石,麵朝廣闊的瀾湖,正是依山傍水的最佳風水之地。
初夏的雨後,草木葳蕤,百花吐露,澄湖如鏡,宛若瑤池。
家宴就設在瀾芝堂最中間的左右兩廳。
各房男子都在左廳,女子則在右廳。
廳裏四角擺放了冰盆,還有下人專門搖著冰扇驅散暑氣。
廳堂的槅扇全部打開,雨後涼風送爽,花香青草氣息縈繞,抬首便可見湖光瀲灩,荷花盛放的美景。
薛寶嫦帶著丫鬟往正廳而來,譚嬤嬤忙迎過來行禮,笑道:“少夫人,您可來了,夫人已經到了,咱們這就過去吧。”
她舒然一笑,“有勞嬤嬤引路。”
到了右正廳,下人們已將碗筷,碟勺擺放整齊,鮮果糕點,冷盤佳釀先上桌,金夫人正陪著府裏的長輩族親女眷們閑聊。
薛寶嫦見人都已入席落座,對崔嬤嬤點頭。
隨後,一水的丫鬟仆婦們腳步輕盈,有條不紊地端著正菜上桌。
正聊得高興的人們先是聞到撲鼻的香兒,不知誰的腸子還咕咕叫了起來。
當然,這種場麵不會有人承認這種不體麵的事。
隨著一道道美味佳肴擺上來,一個個的眼珠子都盯到盤子上去了。
“洀哥媳婦,這叫什麼呀?”
國公爺的三堂弟媳婦,周氏指著其中一道菜問道。
“三堂嬸,這道菜叫蜀搗炙,是先將肥鵝肉剁成塊兒,穿竹簽,加以醋、瓜菹(醃製酸瓜zu一聲)蔥白、薑、橘皮、花椒末調成汁,抹在串上,打上雞蛋抹勻,大火烤,烤到微微焦黃,滲出油脂時就可以開吃。”
這時候隔壁桌的一位族親嫂子也好奇地問,“這道呢?味道聞起來很特別。”
薛寶嫦笑著介紹,“這道叫懸熟,把去皮豬肉十斤,切成臊子,蔥白一升,生薑五合,橘皮兩葉,秫米三升,醬油五合,調味後蒸熟。嫂子待會兒可以嚐嚐,佐以小碟中調製的醬料風味更佳!”
本來國公府家宴從來都是“食不言”,奈何這次的菜式實在是太驚豔了,長輩們都忍不住交頭接耳,連連點頭,所以小輩們也就沒那麼拘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