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譚和白婷婷的矛盾
是夜,我窩在宿舍的小床上用手指在鍵盤上劈劈啪啪打出“馬卡龍”三個字,百度搜索。
搜到以下內容:
馬卡龍(Macarons)
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所做的法國甜點,它的由來可追溯至19世紀的蛋白杏仁餅;這種甜食出爐後,以一個圓形平底的殼作基礎,上麵塗上調合蛋白,最後加上一個半球狀的上殼,形成一個圓形小巧甜點,呈現出豐富的口感,是法國西邊維埃納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今日僅有極少的城市能夠找到品質頂尖的馬卡龍,包括僅位於巴黎的Ladurée,在巴黎和東京皆有分店的PierreHermé及Dalloyau和L‘AtelierJo?IRobuchon。
品質頂級的馬卡龍,各項材料、口味的協調、對比極為講究,同時融合各種味覺,產生豐富的層次,在光線照射下亦會映出光澤。
這種來自法國的甜點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和土生土長的法國人,製作小圓餅最出色的數家甜點店會出現排隊購買的情況。
PierreHermé將2006年3月20日定為“馬卡龍日”(JourduMacaron),不但全店其他種類的甜點暫時下架,還會推出將過去不再製作的許多口味,並且特別邀請當地罕見疾病總會LaFédérationdesMaladiesOrphelines(類似台灣的罕見疾病基金會或相關組織)一同合作,讓顧客能限量任意挑選免費的馬卡龍,並由客人之個人意願捐獻給該會。
原來是個這麼有淵源的甜點,我忍不住在QQ上找到淺野的頭像,給他打了一行字:
“看了馬卡龍的介紹,發現能吃上它很榮幸。”
打完之後,我盯著淺野那灰色的頭像遲疑了好久,又刪掉了這句話。淺野的QQ隻有他在公司的時候才會上線,他好像是不玩QQ的,純粹是入鄉隨俗,作為與同事工作聯係的工具。
他是總監,我是個實習生。我最好別和他聊些有的沒的。
據我來OM一個月的觀察,淺野的性格和Abbott還不大一樣。Abbott是個道道地地的大陸人,很豪爽直接,他把我完完全全當做一個職場上的晚輩,我和他為數不多的交談多是圍繞工作展開的,他和藹地指點,我恭謙地聆聽,這樣界限分明的關係我反而感到安心。淺野則不同,我感覺他沒太把我當做一個孩子,也沒當做一個下屬,而是一個朋友。
比如他可以和我聊他做的甜點,問我是不是喜歡看天空。這是朋友之間平等的聊天,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請教工作上的事情,也不好意思在他麵前過度遵循禮節,因為覺得我倆的聊天要是突然間扯上工作,或者我恭恭敬敬叫他一聲“淺野總監”那才大煞風景。
但我又沒及時找到合適的稱呼來來稱呼淺野,沒找到合適的身份來麵對淺野,這讓我遇見他時愈加尷尬和不知所措。
和男人做朋友本身就不容易,何況還是男上司?
QQ滴滴滴地叫了,我一看,是李譚。
李譚是個大忙人,自打離開研會之後,他就逐步開始了他的自主創業工作,我經常很晚還看到他和幾個同學在研樓一樓大廳的沙發上討論,表情嚴肅而認真。
當然也有和事業無關的幾幕,就是身材高大的他站在大廳中央,一臉柔情地迎接從電梯裏出來的白婷婷,後者嬌俏如小白鴿般歡笑著向他跑過去。
我點開與他的對話框,第一句話就問:“最近和婷婷怎麼樣啊?”
李譚說:“還好。”
我感覺他的態度有點吞吞吐吐,果然,李譚打來一句話:“小舟,我想問你一件事,你千萬別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