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拯救人心
古時候,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禪師經常夜間到戶外練功,很晚了才回到寺院。有一天,他無意間發現寺院的高牆邊多了一把椅子,禪師知道肯定是有違反寺規的徒弟到寺外活動去了。正在這時,牆外傳來了腳步聲,禪師猜想這是徒弟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回來了,於是他躬下身體,趴在了椅子上。回來的徒弟爬過牆,四下裏望了望見沒有人,心中暗自高興,於是踩到了軟軟的“椅子”上,他此時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低頭一看,大吃一驚,原來自己正踏在師傅的脊背上,於是頓時感到手足無措,羞愧難當,隻好乖乖地站到一邊等待師傅的嚴厲責罰。可是老禪師並未發怒,反而溫和地說:“天涼,出去時別忘了多穿幾件衣服。時候不早了,趕緊回去休息吧。”後來的日子裏,禪師對這件事隻字未提。小徒弟從禪師的寬容中獲得了啟迪,感動不已。此後他再也沒有違規出過寺院,隻是一心苦練,最後成了寺院裏出類拔萃的人物。
這樣的寬容是何等的美麗!它就如同天空一樣高遠、遼闊,使生活著的人們忘卻了冰雪的冷酷和風雨的暴虐,使人倍感陽光的溫暖和彩虹的絢麗。這種寬容能夠拯救一顆頑劣的心,讓不思進取的小徒弟從此改過自新,一心向佛。
【寬心術】
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快樂。懂得了寬容,你就會明白生活中比才智更難能可貴的是人格;比才智的神奇更能觸動人心的是人格的魅力;比金錢的魅力更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是寬容的力量。因為寬容是人們生活中的幸福陽光,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懂得寬容,為人播灑陽光。
寬容他人,也是寬容自己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宋善棋道人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它的高尚之處不僅在於對同類的認可,也在於對異類的尊重。寬容他人是一種至高的美德,被人寬容是一種無上的福分。
讓心成為大容器
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總是愛抱怨的弟子,他遇到一丁點兒不如意的事,就要抱怨好幾天。有一天,大師決定想個辦法來開導弟子,就派他去集市買一袋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等鹽溶解後喝一口。
“味道怎麼樣?”大師問道。“好鹹,鹹得有些發苦。”弟子皺著眉頭回答。緊接著,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裏,然後吩咐道:“再嚐嚐湖水。”弟子彎腰用手掬起湖水嚐了嚐。
大師問道:“什麼味道?”
“甘甜可口。”弟子答道。
“嚐到鹹味了嗎?”大師追問。
“沒有。”弟子答道。
大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生命中的麻煩、挫折、痛苦和災難就好比是鹽,它是鹹是淡,完全取決於盛它的容器的大小。”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要用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包容生活中的痛苦和麻煩。古希臘一位哲學家說過:“學會寬容,世界會變得更為廣闊;忘卻計較,人生才能永遠快樂。”寬容可以使多愁善感的人變得活潑開朗,還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原諒別人的過錯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意思是說,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交彙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這就是包容的力量。翻開曆史的長卷,我們隨處都可看到那些以自己博大的心胸去容忍他人的智者。他們的胸懷不僅讓自己活得輕鬆簡單,也讓被寬容者和旁觀者有所觸動,使其成為生活或事業上的助力,至少不會成為牽絆。
武則天時期,狄仁傑與婁師德同為當朝相國。長期以來,狄仁傑一直處處打壓、排斥婁師德。武則天問他說:“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嗎?”狄仁傑回答說:“是因為我的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武則天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曾經不了解你,之所以重用你,全仗婁師德舉薦。”隨後讓侍從拿來文書箱,拿了十幾篇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折給他看。狄仁傑看完之後,羞愧得連忙認錯,說:“我沒想到竟一直被婁大人容忍!”而婁師德沒有因此有絲毫驕矜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