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1 / 3)

演出獲得成功!

柳北桐沒有想到日本聽眾對中國樂器竟有著如此狂熱的感情。台下的觀眾大都是中老年居多,大阪有好幾家中國樂器學校,不少老人、婦女在學習二胡、古箏,當然,那都是愛好。今天讓他們開眼了。東方玉女林如玉精湛的技藝和超凡的藝術氣質征服了所有的觀眾。幾乎每首樂曲演奏完以後都有觀眾自發地獻花,有的獻花者竟是一些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們熟悉很多二胡曲,像《二泉映月》《江河水》,不少人在和著節奏,閉目哼唱。

他們許多人是熟悉林如玉的,在這之前,林如玉的二胡專集已經在大阪、仙台等地火爆,許多樂迷家裏都有她的光盤,聽說她要來的消息,三天前,音樂會的門票已經銷售一空。

林如玉那天演奏了十二首不同風格的二胡曲,形式分為三種:鋼琴伴奏、樂隊伴奏、無伴奏。

《蘭花花敘事曲》、《新婚別》、《紅梅隨想》幾首篇幅較大的作品是由大阪交響樂隊伴奏的,身著藍色長裙的林如玉在幾十位身著黑色西服的日本音樂家的配合下,如同一朵豔麗的東方之花。這是柳北桐第一次觀看她的獨奏音樂會,從開幕以後,他一直默默地坐在台側的那架鋼琴旁,傾聽著她的演奏。林如玉一次一次謝幕、一次一次從他身邊走、一次一次換衣服,都是那位忠實的李娜在陪伴著她。中場休息時,林如玉走到他的麵前握住他的手。

“緊張嗎?”上次在中山堂她就這樣問他。

“有一點。”這是柳北桐第一次出國演出,第一次作為鋼琴伴奏,在如此富麗堂皇的劇院裏麵為這麼多觀眾演奏。

“想著音樂,多看著我。”

“林老師放心,我的明白。”

他們在台側的幽暗處深情地凝望著,化過妝的林如玉的兩隻眼睛在那塗得濃濃的睫毛下分外明亮,他們的手竟然始終沒有分開。台下的觀眾是老外,台上的演職人員、工作人員也是老外,隻有這台側的這個角落裏,兩個中國人在相互鼓勵著。在那種特殊的情景中,他們的關係更顯得親近了。

“前麵幾個曲子怎麼樣?”

“好極了!真給中國人爭氣。”柳北桐的話是由衷的,在藝術上,林如玉有一種令人毋容置疑的霸氣,她投入音樂以後,眼睛不是微閉,就是睜開望著遠方,蒙目龍的眼神裏已經全是音樂。她幾乎沒低頭看過按弦的左手,甚至在一些技巧複雜、換把繁多的樂段裏,她的手仍然是憑著感覺在弦上走,而把注意的重心都留給了音樂。

“不給我一點鼓勵嗎?”

柳北桐拿起了椅子上的一束花。她在搖頭。

柳北桐走到她的跟前凝視著她,輕輕地在她的額頭上吻了一下。她笑了,好像達到了目的。她快樂地、孩子氣地牽著他的手,從後台走了過去,他們要從那邊上,下麵是他們兩人的合奏了。

當主持人介紹到柳北桐時,台下傳來很熱烈的掌聲,日本觀眾對作曲家是很崇拜的。

他們微笑著向觀眾示意,側身走上了燈光輝煌的舞台,當然,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他們首先配合了《心靈的手》和《月夜》。

柳北桐身著黑色的燕尾服,白色的襯衫上打了一個鮮紅的領結,坐在那架九尺的雅馬哈三角琴邊,氣宇軒昂。他的氣質的確是與眾不同的,眼神裏那種淡淡的憂鬱和他手下流淌的音樂是如此的協調。他和林如玉之間的交流令人羨慕、那種藝術上的默契令台下觀眾為之神往。

加演《二月的聲音》之前,主持人說了一大段日語,當林如玉站起來笑盈盈地把身體轉向他,並向他做了一個邀請的手勢的時候,他才知道那是介紹他的。林如玉用英語講的幾句話,柳北桐大體聽懂了,意思是說柳北桐先生這次到日本來,專門創作了一首二胡新作品等等。

音樂開始了,當第一段音樂主題在林如玉弓下緩緩流出時,柳北桐已經回到十裏瘦西湖的寧靜和純美中,那段音樂情緒很淡,力度不大,一種含蓄和羞澀的感覺若隱若現,幾次反複以後,那個優美的主題逐漸明朗起來。林如玉的表情如同那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的江邊婦人,讓人憐愛、讓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