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十幾分鍾,終於網絡上出現了比較靠譜的回答。
“。我覺得吧,樓主的要求有點模棱兩可,他說了既是探險又是旅遊,那麼你主要是觀光旅遊為主呢?還是想探險尋寶之類的?”
“。是的是的,如果僅僅是是觀光旅遊的話,什麼攀岩繩,安全頭盔,指南針,溫度計,多功能刀具,這些東西就不用帶了!”
“。對,帶點常用的感冒藥呀,頭痛粉,藿香正氣水,創可貼,帶一兩套衣服,再帶點手機啊,充電寶啊,還帶上一個背包就可以了!”
“。如果是野外探險的話,安全問題還是比較重要,各種護膝,安全用具,最好帶上微型手動發電小設備,可以臨時給充電設備充電,還有野外那個對講機也比較重要!
對講機的功率一般V段機為5W,U段機為4W,有的標稱更大功率的均為虛假功率,現在的對講機均有數字亞音,也就是說在同一個頻率上可以設置加密,增加了頻率的使用寬度。
由於對講機使用的頻率很高,他的通話距離與功率的大小關係不是太大,而與通話地點的海拔高度成正比。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定距離範圍內,使用50W的車載對講機在地麵上通話,他的通話效果,也沒有使用0.5W的對講機,在30層的高層上通話效果好。
可見對講機的通話距離是隻有高度相關,跟功率關係不大,使用5W的對講機清晰通話幾百公裏是常有的事。
對講機分為手置頻和電腦寫頻兩種,對於不是頻繁更換頻率的用戶,建議使用電腦寫頻的那種。”
徐建峰覺得這個網友的知識還是比較豐富的,他把對講機的功用,性能以及注意事項說的很清楚了。
對講機,徐建峰自己也很清楚,本身他就是個偵察兵。
各種環境下的實戰訓練,實戰作戰, 都在通信方麵有比較高的要求,軍用對講係統比民用對講係統更高效。
看了網友的各種回答,半個多小時後,徐建峰也有了自己的比較合適的想法。
安全問題一定要考慮好,本身自己就是當兵出身,天生對安全問題這個很敏感,用電腦筆記寫下了他所需要的各種野外用具。
這些東西一個重量要輕,整理收拾之後體積要小,功能比較多,他會帶上一個大型行李箱,還有一個野外迷彩仿軍用背包。
拉杆行李箱應該可以裝20公斤,軍用背包裏麵可以裝15公斤。
他帶上了防水的油布,睡袋,充氣防潮墊,中型帳篷一個,小型帳篷一個。
雖然手機裏麵也有各種地圖功能,不過他還是買了幾張地圖,世界地圖,華夏地圖,冀省地形圖,太行山地形圖!後來直接買一本地圖冊。
一個四方形的手電筒,電筒外殼裏麵還可以裝指南針,溫度計,多功能螺絲刀,指甲剪,小剪刀,小銼刀,小鉗子之類。
望遠鏡帶上,無人機也帶上, 數碼攝影機也帶一個!
還拿了兩個仿軍用的急救包,什麼雲南白藥啊,外傷藥啊,消毒劑,感冒藥啊,疼痛粉呀,速效救心丸,醫用口罩,紗布一大包,什麼青黴素粉啊,璉黴素粉啊,也搞了一點。
怎麼搞到的?
徐建峰的母親在醫院後勤部工作啊!
攀岩安全繩帶了兩根,小型酒精爐,多功能鋁合金多層飯盒,這飯盒是圓形的,直接可以當小鍋,還一層一層,裝在一起,很方便!
食品方麵帶了油,鹽巴,一小瓶老幹媽,一小瓶辣椒油,壓縮餅幹,還有曬幹的蔬菜。
麵包方便麵也帶點。
還帶上了玉米和土豆好幾公斤,即便是穿越到了三國時期,也可以種田,是吧?
徐建峰自己也覺得有點好笑,怎麼自己準備的東西好像是為穿越準備的呢?
要不要弄支槍來?
一支完整的槍,肯定是弄不到啊,即便是弄到,那也是違法的,不過弄一支槍裏麵比較關鍵的零件還是可以的,比如質量比較好的彈簧,比如槍機,比如有鏜線的合金槍管等。
既然是探險,那麼五金工具也比較重要,小電鑽?如果探險的時候碰到什麼機關的話?
這些五金工具應該是挺有用吧?
好吧好吧,能帶多少帶多少!
2024年8月8日,徐建峰拿著他的兩件行李,準備出發了,他稱了一下,兩件大行李都有點超重了,拉杆行李箱足足有30公斤,他的背包也有20公斤,加起來就是50公斤,加上自己的體重72公斤。
122公斤可移動野外旅遊探險生物,終於走出了家門,坐上了出租車。
趕往汽車客運站,然後再到高鐵站,從石門趕往邯鄲,又從邯鄲趕往涉縣,電視劇烽火逃兵的拍攝地地好像就在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