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聽到整整三十萬新軍的數字,本來因為泳池中美妙的歌舞而愉悅的心情,變得更加的舒暢了。整整三十萬的大軍,這是耗盡了曆代以來蘇丹宮廷積累的財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
蘇丹想著,這樣他的力量也就足夠強大了吧。也許,自己也可以找彼得較量一下了。
一想到彼得,蘇丹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羞辱感。他不是那種除了享樂一無是處的白癡。當然知道在俄土兩國人民之間,自己的風評有多差勁。自俄土一戰以來,兩國君主的表現,都受到了兩國人民的極大關注。
而彼得的特務機構——皇家谘詢處,也在暗中推動著輿論。彼得作為一位英明神武,為國為民的君主形象,宣傳於世。而作為彼得的對手,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則作為反麵教材,成了昏聵愚蠢,吃喝玩樂的昏君。雖說可能有些誇張,但是事實也基本如此。
蘇丹雖然不是一個值得人稱道的明君。但是,相信當任何一個人聽到自己在外的名聲多麼的這樣的不堪,他都不會感到高興或者無所謂的。
蘇丹本人也是這樣。他就是這樣的頗有點自負的人。隻要有想到自己成為了彼得的踏腳石,一想到彼得在莫斯科堡享受到的榮耀的凱旋式,他心中的怒氣就油然而生。
他自問沒有做出對彼得有傷害的事。彼得出兵的借口是在他與索菲亞爭奪俄國的統治權的鬥爭中,向土耳其遭到拒絕。僅僅就這樣一個借口,就發動了對土耳其的戰爭。實在是讓人感到可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所以,蘇丹內心裏也是存著這樣的對於彼得的怨恨的。令人遺憾的是,蘇丹本人並沒有身為君主的才略。土耳其作為一個與俄國接壤的富饒的國家,卻沒有足夠保護這份富饒的武力,這本身就是錯誤。所謂,懷璧其罪。
聽到他的大臣報告說,整整三十萬的軍隊,整戈待旦,蘇丹內心就湧現一股豪氣張誌。這樣優秀的軍隊,作為擁有這樣的軍隊的自己,在土耳其的曆史上,也可以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吧。
蘇丹並沒有意識到他的這支軍隊同俄軍的不同。在他想來這支軍隊花費了他如此多的金錢,即便戰鬥力比不過俄國,但是想來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從西方乃至從他的敵人俄國,重金購來的武器裝備。火炮的比例也是極大,已經等同於俄國的部隊了。
而且蘇丹認為,彼得一個小毛孩子訓練的軍隊,都能夠這樣的強力。那麼自己的那些年紀足以稱得上彼得的爺爺輩的大臣,他們怎麼說也不會比彼得差吧。
蘇丹打心裏就不願意承認彼得的優秀。固執的認為彼得是一個走了****運的小孩子,始終比不上自己的。
土耳其的軍隊是有別於俄軍的。俄軍是從零開始,當時是先招募兵源,並且整訓成軍的。但是,土耳其的軍隊,是從他的原本的軍隊改編過來的。
所以說,現在的俄軍,是彼得一手創建的。然而,土軍卻並不是這樣。土耳其的新式軍隊,是從他原本的舊軍隊改編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