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正在隨同他的部隊行軍。
所謂的急行軍,是一支部隊在其忍耐的極限範疇之內進行的最大速度的移動。要知道,部隊的急行軍可不單單是兩條腿加快速度這麼簡單。還有許許多多的輜重。自古以來輜重部隊的速度幾乎決定了行軍速度。當然,也有許多例外,這裏指的是絕大多數情況。
即便是一名普通的步兵,他所攜帶的物品也是很重的。一把步槍,彈藥,食品。幸好現在還不是冬天,否則身上穿的那麼厚的衣服再背著這些東西,對於一名士兵來說真的很辛苦。
自古以來,尤其是我國將遊擊戰術發揚光大以來,一支部隊的行動力或者說跑得快不快,很大程度影響力他的戰鬥力。當然如果現在有火車或者汽車這樣的交通工具且地形適宜,那麼一個國家的軍工體係是否發達,也就是生產的汽車等增加部隊行軍速度的交通工具的普及程度,將決定了部隊的行軍速度,當然這對於部隊本身的戰鬥力沒有太大幫助,相反過度的舒適會損害士兵的戰鬥力。
但是,有一句通行東西方的老話說的好,兵貴神速。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部隊本身的戰鬥力的強大對於戰局的作用也不是那麼明顯,關鍵你跑的快。這裏有一個例子,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葩。二戰時期,德國進攻法國,法國和英國的聯合部隊都呆在德法邊境的馬奇諾防線。德軍繞過這條防線,從法軍後方包抄。結果當德軍大包抄進入法國的時候,法國成片成片的投降,甚至出現了一輛坦克俘虜法軍一個團的奇葩事件。這就是兵貴神速,後方的法國人直接被打懵了,放棄抵抗。
此時正值十七世紀,不要說什麼汽車火車了。就連馬匹都是重要緊缺的軍事物資。現在的歐洲諸國,馬車運營業也在發展中,所謂的馬車運營業就相當於今天的公交車。看過那段時期電影的應該了解。
但是這種公交馬車一直發展不起來。除了道路狀況的不太好以外,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歐洲諸國的戰爭頻繁且耗時過長,因此作為主要軍事資源的馬匹經常的被征用。要知道,很多時候打仗要打很多年的,等到戰爭結束了。運氣不好的,馬死掉了,給你象征性的一點補償費。好一點的,還給你的是一匹飽受戰爭創傷的老馬,連站都站不穩,好歹殺了還能喝口馬肉湯。
彼得畢竟來自於後世,當然知道殺雞取軟的事不能幹。因此除非必要,他是絕對不會去征用屬於平民百姓的財產的。平民百姓的財產一旦被征用,虧本是一定的,即便是彼得也改變不了這種狀況。
因為就算彼得給出再多的賠償金,底下的官員也會貪汙的。這幾乎是無法改變的現實。而且很多東西的價值也不能評判。比方說,征用的時候是一批健壯的駑馬,還回來的時候是一匹老馬。這怎麼辦,總不能給一匹健壯的駑馬的價錢吧。而且你那個健壯也有待商榷,不同的強壯程度,馬匹的價格也是不同的。而這個評判標準就在官吏手上。我直接給你最貴的價格,不過你得給我一半錢。這樣馬主人得了好處,官吏得了好處,隻有彼得虧了錢。
所以在依賴人治的封建社會,很多東西也很難判斷。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彼得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如無必要,絕無征召”。這是句話是彼得在《俄羅斯中央報》上,公開發表的。這句話也為他贏得了巨大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