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與大臣意見不一,最終決定暫時觀望,等待局勢進一步發展。作為奧地利盟友的波蘭立陶宛王國,也暫時停止了同俄國外交大臣瑪尼諾夫的進一步接觸。
然而,事態的發展進一步出人意料......
俄國旅衛師團大張旗鼓的開往亞速堡,而亞速堡市政廳也大規模的雇傭停靠在這裏的外國和本國私人船隻,並且開始購買被服.藥品.食品.酒桶。而這些物資,無疑都是海上生活的必需品。
前文就說過了,這是一場豪賭。賭的就是兩國君主的膽魄。土耳其蘇丹當然看出彼得的意圖,想要讓他把三十萬大軍拆散,好讓對方分而治之。
土耳其蘇丹即便是知道了這一點,但是依舊不敢賭這一把。因為一旦彼得真的把這三萬旅衛師團運到伊斯坦布爾。蘇丹尚有自知之明,他召集的附近的幾萬地方軍,根本不可能收複伊斯坦布爾。到時候,即便把前線的精銳抽調一部分,他們所要麵對的也是三萬俄軍守備的伊斯坦布爾。即便能夠把伊斯坦布爾收複,蘇丹得到的也隻能是被打成一片廢墟的城市,這是他所不能夠容忍的。
終於,土耳其蘇丹還是不跟彼得賭這一把。他自認為自己是個理智的正常人,不是彼得這種瘋子。然而,隻有瘋子,才有孤注一擲的勇氣......
土耳其蘇丹很快下達命令,要求庫巴地區的土軍指揮官托克力親王抽調五萬大軍,支援伊斯坦布爾。
托克力親王自然不敢怠慢,自從伊斯坦布爾被俄國人攻陷的消息傳到前線,長久以來屢攻不下的土軍也是士氣低迷。原本就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傷亡,驟然聽到伊斯坦布爾被攻陷,土軍士兵當然嘩然一片。好在庫巴城內的俄軍數量遠低於土軍,否則一個突襲,也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托克力親王精挑細選,把狀態最好的士兵抽調出來,組建了一支勤王大軍。五萬人,一個不少,兵種齊全。從庫巴地區向伊斯坦布爾開進。
從地圖上看,庫巴地區的土軍實際上已經處在危險的邊緣了。因為土耳其之前的軍事策略就是集合所有部隊,一直向著莫斯科堡進發。而彼得的應對就是東方的戰略——分進合擊,圍而殲之。所以無論是黑海艦隊,還是在烏克蘭的烏克蘭的第三師團,還是伊戈爾的騎兵軍團,駐紮在科曼的近衛師團,向亞速堡前進的旅衛師團,都隻要一個目的,就是通過眼花繚亂的調動,讓土耳其宮廷猜不到他的意圖,感到害怕。而人類一感到害怕,就會自己打亂陣腳,露出破綻。
土耳其三十萬大軍集中在庫巴地區,兩側分別是科曼駐紮的近衛軍團和伊戈爾的騎兵軍團。雖然加起來的實力依舊比不過對方,但是卻是形成了包圍態勢。
不過,雖然庫巴地區曾經是土耳其第領土,但是畢竟已經控製在俄國手裏五年之久了。因此,雖然此地的居民大多是曾經的土耳其人,但是鑒於土耳其士兵在庫巴地區的所作所為,也無法得到本地居民的多少幫助。
而與此同時,伊戈爾接到命令,集結部隊,從駐地開拔,時間上大概是昨天晚上到達土軍側翼的。為了防止土軍的及時發現,彼得特地強調要遠離六小時的馬程。強健的戰馬,六小時的馬程,因此是距離土軍比較遙遠的。再加上土軍指揮官托克力親王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駐紮在科曼的彼得主力,幾乎絕大多數的間諜探子都派到科曼城,因此對於其他地方的探查明顯疏忽了。而正是這個疏忽,卻要了五萬名土耳其士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