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加入,使得法國陣營的實力更加上漲,隻不過彼得沒有料到的是奧地利也同樣加入罷了。
彼得的思考一直是基於國家利益的基礎之上,在他想來奧地利最應該做的就是坐山觀虎鬥,沒有想到的是竟然親自出戰了。顯然他也忽視了奧地利和波蘭盟友的關係。
雖然奧地利也是需要盟友波蘭是一個虛弱的波蘭,並且一直支持波蘭的選王製,然而他卻也不會明目張膽地看著波蘭單獨與優勢的俄瑞聯軍。奧地利還是希望波蘭能夠增強其在中歐的影響力,同時支持奧地利對抗法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十七世紀的時代,依舊還沒有後世那樣國與國之間隻剩下赤裸裸的純粹利益,依舊充滿許多人類的情感。而這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有著濃濃的人情味的。
而彼得因為沒有料想到奧地利的加入,因此此前他對科斯恩特的“大話”似乎也就毫無實現的可能。然而時間上還未過去兩個星期的時間,彼得尚有機會。
奧地利.波蘭.法國分進合擊,以波茨坦為目的地進發,實現顯然早已經溝通好了。對於他們來說,揚·索別斯基和沃邦總計十四萬人是此戰的主力,而北上的巴登和東進的範多姆,主要負責牽製俄瑞聯軍的兵力。
而俄瑞聯軍的部署也是大出他們所料,在雙方兵力已經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居然還敢留下三萬人繼續圍觀勃蘭登堡和壓迫梅克倫堡。
最重要的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率領率領主力與波蘭國王決戰,而俄國沙皇卻是隻有不到六萬人在這裏抵擋即將到來的九萬大軍。
因此,巴登親王和範多姆的計劃也將之改變,他們不是牽製敵人反而要將彼得的軍隊殲滅,然後回師與波蘭國王夾擊卡爾十一世。
僅僅奧地利就擁有六萬大軍,其中尚且還有二萬匈牙利騎兵軍團,在巴登看來實力遠遠超過彼得。最重要的是西麵還有隨之而來的範多姆。
連續幾天的行軍,奧軍終於趕到勃蘭登堡境內的森夫滕貝格。然而巴登親王卻是接到了新的軍報。範多姆的三萬法軍也已經進入勃蘭登堡境內的諾伊魯平,眼下正在休整。
然而俄軍卻是在拉爾肯瓦德大修工事,巴登親王接到的情報顯示,俄軍幾日前就趕到拉爾肯瓦德,大肆征召附近的勃蘭登堡人,強迫他們修築防禦工事。而且俄軍還把主要的騎兵集中起來,哥薩克騎兵旅,胸甲騎兵旅,以及近衛師團所屬的留基爾騎兵團.哥薩克騎兵團.莫斯科堡龍騎兵團。現在已經向著法軍駐地諾伊魯平方向行軍。
俄國各個師團都有屬於自己的騎兵力量,但是規模卻都很小。近衛師團因為其在俄國的特殊地位,所以擁有三個騎兵團。留基爾騎兵團六百人,哥薩克騎兵團八百人,龍騎兵團八百人,總計二千四百名騎兵。
如果再加上哥薩克騎兵旅和胸甲騎兵旅,總計一萬八千四百名騎兵。然而巴登得到的情報顯示,彼得把這些騎兵全部集中起來,已經向著西北方向前進,顯然打得是先行打敗範多姆的三萬法軍的意圖。
這個時代,騎兵依舊還是王牌兵種。俄國因為境內擁有廣袤的優質牧場,再加上領地內還擁有許多的遊牧民族,因此並不缺少優秀的戰馬。以前的沙皇因為沒有財政,因此組建不了成規模的騎兵,然而俄國人想要擁有大量騎兵的夢想在彼得的手裏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