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抱起倒在地上的歐根,流血太多加上長時間的戰鬥,已經昏迷,但是卡洛憑借對於騎兵的多年的戰場經驗,這個傷口雖然可怖但是卻沒有傷及要害。指揮官的昏迷也宣告了這場攻克高地的行動宣告失敗,卡洛無奈之下隻能夠讓讓士兵抬著歐根的擔架撤退。
回到奧軍大本營,歐根被送去治療了,幸好不是子彈造成的傷害,因而不用截肢隻需要包紮即可。巴登親王並沒有責問,他也看到了歐根的部隊的英勇,即便是他親自率領也做不到比歐根更好的了。然而卡洛重新清點了一下他才接手不久的維也納皇家騎兵團,隻剩下不到三百人,而且幾乎個個帶傷,巨大的傷亡讓他吐血之餘也不得不佩服起俄國騎兵的驍勇。
彼得顯然並沒有意識到他的錯失了一個除去將來奧地利軍方頂梁柱的機會,歐根依舊堅挺頑強地存活了下來。
雙方的交戰依舊持續著,彼得始終讓部隊維持陣線卻不下令總攻。彼得麾下的近衛師團是一直完整的師團,因此在戰場上完全可以任由彼得分配。胸甲騎兵旅和哥薩克騎兵旅則作為彼得的底牌存在。
而巴登親王卻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奧地利師團和波西米亞師團完全是兩個不一樣國家的軍隊,因此巴登親王隻好讓奧地利師團組成中線主力,而波西米亞師團則各自拆分,一萬波西米亞師團組成左翼,另一萬組成右翼。匈牙利騎兵師團則作為巴登親王的底牌存在。
騎兵永遠都是指揮官最想要留下的最後一支部隊。彼得和巴登親王都不約而同地作出了同樣的選擇。
俄軍和奧軍是在清晨交戰的,這是一場意外的遭遇戰。即便巴登親王的偵察兵告訴了他俄軍到來的消息,即便是奧軍長時間的急行軍而勞累不已,他也必須正麵與俄軍交戰。
這也是軍事常識,一般而言遇到擁有大股騎兵的敵人,還未交戰卻是先行撤退,毫無疑問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而且對士氣的傷害也非常之大。
時間很快到了十點鍾,雙方在此鏖戰數個小時之久,俄軍士兵也是體力消耗巨大。但是相比於在此以逸待勞並且吃過早餐的俄軍,長途跋涉趕來的奧軍士兵顯然更加勞累,很多士兵甚至因為體力不支而倒下。
看到奧地利縷縷進攻受挫,彼得笑道:“差不多是時候了。”彼得對著書記官阿穆諾夫說道:“你看,那些被我軍占據的高地就像是一個個肉骨頭,把大量的奧地利士兵吸引過去了。現在我隻要讓我軍左翼的高地讓給奧軍,巴登親王一定會讓他的右翼發動猛攻的。”
彼得總是不失時機地教導阿穆諾夫,尤其是近幾年來格外如此。阿穆諾夫也逐漸感受到他恐怕在彼得身邊呆不了多久了,也許會成為一支新組建師團的將軍。
俄軍的左翼.奧軍的右翼,因為那座在戰場上至關重要的坎納高地一直控製在俄軍的手裏,使得右翼始終無法突進,隻能夠在那裏無效的停滯不前。
坎納高地上的俄軍接到了撤退的命令,長官喊道:“把大炮炸掉,然後撤退!”看到小伊萬還在那裏傻愣著,跑過去說道:“小伊萬,快把大炮炸掉,我們要撤退了,帶不走它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