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波西米亞高原上的空氣有些幹燥的冷意,冬天的來臨使得這裏鋪上了薄薄的一層白雪,整座城市並沒有象是往常那樣嘈雜熱鬧,城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守城士兵正在檢查。

自從奧地利正式向荷蘭.俄國.瑞典.薩克森.勃蘭登堡等國宣戰,消息傳到波西米亞,將波西米亞籠罩在一片臨戰前的緊張和混亂之中。城門口的進城出售蔬菜食品的商販農民,也沒有往日那樣聊天的興奮,長長的隊伍顯得格外沉寂,士兵們依舊不勝其煩地檢查著來往的人流。

奧地利的軍隊動員和調遣至此,至少還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這還是他們在開戰前就早做準備的結果,波西米亞的人們至少需要獨自堅持一個星期。

波西米亞的人民並不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死忠分子,奧地利才是哈布斯堡家族賴以統治諸多領地的基礎,波西米亞王國的王冠,哈布斯堡家族也不是那麼光明正大得到的。

原本的波西米亞王國應該與他們的鄰居波蘭立陶宛王國相似,同樣是選王製,國王是被選舉出來的。隻不過等到哈布斯堡家族戴上這頂王冠的時候,把選王製廢除了,鬧出了好大的風波,各地叛亂嚴重。隻不過那時的哈布斯堡家族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胳膊擰不過大腿,波西米亞的貴族和民眾隻能夠屈服。

這場奧地利的戰爭,卻要在波西米亞王國的土地上進行,任誰也不願意高興。國內的流言流語,反對哈布斯堡家族奴役的言論逐漸流傳開來。

彼得的皇家谘詢處也並不是白白浪費彼得投入的金錢,雖然無法輻射到遙遠的伊利比亞半島,但是臨近的奧地利.波西米亞還是輻射到了。在彼得的命令之下,開始在波西米亞煽動民眾,挑起對哈布斯堡家族的反對情緒,製造混亂,波西米亞的三個師團的士兵們也開始出現困惑,為什麼他們波西米亞人要為奧地利人流血......

波蘭立陶宛王國是非常嚴重的封建分封製,國內的大貴族才是統治一切的基礎,維持國家穩定局麵的基石。象是彼得的俄國或是路易十四的法國,貴族的權勢已經被削弱到一定的程度,基本上都已經不怎麼參與管理國家的事務。

雖然俄國政府裏的官員,很多都是擁有貴族身份的,但是他們處理國家事務是以官員的身份而不是貴族,換言之,俄國政府才是管理國家的,沒有了貴族,雖然依舊具備很大的威脅,但是不至於瞬間垮掉。

然而波蘭立陶宛王國卻並不是這樣,一旦貴族階層出現問題,將會是直接動搖國家的根本。因此,現在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絕大部分的貴族都集中在華沙,梅克倫堡侯爵和科斯恩特能夠牢牢控製住這些貴族,那麼波蘭基本就是安穩無比的存在。

奧德河會晤結束以後,基本已經解決了主要的問題,磨合了各方的配合,同時也根據敵人的信息製定了行動計劃,而現在,彼得就是要去執行這份計劃。

克拉科夫,這座波蘭王國曾經的首都,現在依舊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因為波蘭立陶宛基本已經在聯軍的控製之下,俄軍順利進入這座城市,並且彼得已經可以從陸地上直接獲得來自俄國國內的補充,後勤問題基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