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遭遇戰(1 / 2)

在什切青戰役中見識了波蘭鷹翼騎兵戰鬥力的伊戈夫,相信這支鷹翼騎兵並不遜色於他所指揮的胸甲騎兵旅,對於步兵的線列同樣擁有不錯的攻堅能力。

伊戈夫唯一擔憂的則是,這些極度重視榮譽甚至有點兒死腦筋的波蘭騎兵,不要太過奮勇作戰而尚未過大,那樣伊戈夫可不好對彼得交代,畢竟彼得還想著依靠在西烏克蘭省數十萬的波蘭人為基礎,把這支鷹翼騎兵繼續維持下去。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很好地呈現出伊戈夫此時的立場,麵對原本在作戰計劃之外的特殊情況,伊戈夫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將軍,作出了他的抉擇。

紮雷和紮根,隻不過是兩座西裏西亞中北部毫不起眼的小城鎮,說是城鎮,其實也就是稍大些的村子罷了,兩座小城鎮的人口,俱都沒有超過兩千人。

卡洛沿著厄爾士多山脈的大膽舉措,讓他能夠比輕裝簡愛行的俄國騎兵都要快上不少,巡邏部隊上報的在南邊遭遇俄國哥薩克騎兵的消息讓他目露嚴肅,顯然俄國人的突然出現也讓他所料未及。

歐根仔細地觀察地圖,北麵不日即將趕到瑞典和勃蘭登堡的軍隊,如果南邊有一支俄國軍隊,顯然對於卡洛殲滅瑞典和勃蘭登堡軍隊的意圖是嚴重的幹擾。而且卡洛的大軍就夾在其中,實在太過危險,必須在瑞典和勃蘭登堡到來之前,先行殲滅南邊的俄國人。

卡洛的情報顯示,俄國的彼得還停留在博羅瓦,其主力也部署在奧德河一線,進行著進攻柯比斯大橋的作戰任務,根本無法抽調出來,所以南邊的這支俄國軍隊,在卡洛的認知中,隻可能是俄國分散在各地的駐防部隊,隻不過是湊巧偶遇罷了。

卡洛的波西米亞軍隊騎兵很少,四散而出卻是無法帶來更多的消息,因為俄國的哥薩克騎兵把四周全部封鎖,他的騎兵根本無法靠近敵人的主力,得到最新的情報消息。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卡洛果斷地下定了先行殲滅南邊的俄國軍隊的目標,大軍重新調動起來,放棄紮雷,全部調集到紮甘一線,集結起來,準備迎擊俄國人,卡洛的戰場搜索騎兵告訴他,這支俄國軍隊正在往己方運動,不戰也得戰。

紮甘遭遇戰,就在雙方將領都始料未及的狀況下,由前線主將的臨時更改作戰計劃而打響。

是役,波西米亞一方,三萬六千人,因長途行軍而大炮略少,八十三門;俄國一方,一萬九千名騎兵,沒有攜帶大炮。

雙方在紮甘地區發生了一場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遭遇戰,各自部隊損失慘重。對峙數日以後,遲到的瑞典和勃蘭登堡的大軍及時趕到,對卡洛部造成巨大的恐慌,南北夾擊之下,卡洛部損失慘重,損兵折將,卡洛本人亦被俘虜。

從歐根意外擊敗薩克森以後,逐漸傾向於奧地利一方的天平再次傾斜,而這一次卻是向著俄國的方向,維也納大震動,戰局再次變得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