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間有少年(1 / 2)

狄青倫十二歲時父母意外雙亡,在一次因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了他的師父,也是他的引道人。一位邋遢、猥瑣、賊眉鼠眼的老道,名邱明字長申道號秋塵,是襄山道的掌教。

據老道說數萬年前發生了一場浩劫,致使天地間靈氣大損。各門派修士被迫讓凡俗界與修真界徹底分離,以保證修真界的靈氣充盈。

而部分留在凡俗界的微小門派,也因為日漸枯竭的靈力逐漸衰敗,各種修煉秘法也因此淪為捉鬼弄神的伎倆或純粹的精神信仰。

老道就是從修真界破界過來的大修士,承嬰期修為。所以狄青倫不止一次的詢問老道關於修真界的見聞與常識,但老道很跟他講解。

在此後的數年裏,狄青倫就一直和老道生活在一起。跟隨著老道學習襄山道道術:包括符籙法術、內息聚神五行法典。以一些稀奇古怪、功能各異的雜家偏術,武技。

但是好景不長。四年後的一天下午,狄青倫放學回來,一眼就看到去修真界許久未歸的老道躺在院子中間,元嬰破裂奄奄一息。狄青倫悲憤交加,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一邊渡著真氣一邊不住的詢問:“師父,究竟是誰將你傷成這樣?”可是老道就是不回應,隻是艱難的運起法力,從體內逼出一圈微微泛白的光球。

這讓狄青倫既心痛又生氣:“師父,徒兒不需要道引,徒兒需要你好好的活著!你若將神魂法力凝結成了道引,就會魂飛湮滅,連轉世的機會都沒有了!你不能這樣!快告訴我,是誰將你傷成這樣?徒兒一定會為你報仇,我發誓!”老道隻是慈祥的看著他,原本看來猥瑣的臉上,蒼老卻滿滿的不舍和欣慰。他隻是執拗的催動著法力,無論狄青倫如何哭求都不停止。

狄青倫抱著老道,心中如刀割火炙般劇痛。這種明知親人即將死亡卻又無能為力,連凶手是誰都一無所知的感覺,讓他悲傷!憤怒!無助!淒涼!

凝結的道引,狄青倫阻止不了。要是破壞了,還有可能讓師父不但煙消雲散,而且抱憾離世。

白晃晃的道引終於凝結完成,帶著師父一生的修為和期許,送入了狄青倫的丹田。抑製不住傷心的他早已泣不成聲!這個像父親一樣,給予他如山嶽般恩情的人,此刻變得白發蒼蒼皮肉幹癟,如同凡間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

老道顫微的舉起手,遞給狄青倫一枚紫色的戒指。輕輕的握著他的手,不停的念叨幾個字:“莫要報仇!不要追究!莫要報仇!不要~”狄青倫如何肯答應,但老道已經渾濁的眼眸中,殷切的期盼讓他悲傷的應了下來。

也就在他應允的一瞬,那隻握住他的手突然的滑落,這個給他童年最後溫暖的臂膀!靠山!此刻,歸墟了!“師父~!”狄青倫撕心裂肺的吼叫著,他知道,從此,那個一天到晚拎著酒壺的老者,再也不會回來,再也不會。

狄青倫將老道葬在了湘湖省的起碭山。老道曾說過,那裏是襄山道起源的地方,死後要在那裏長眠。陪著老道的隻有已經碎裂的本命嬰寶,還有那把從不離手的酒壺。

在租住的房間中,狄青倫摸著老道臨死時遞給他的戒指,感受著丹田內不停流轉的道引,又一次聲淚俱下。老道曾不止一次的嘮叨,期望他能在這個沒有信仰的年代,安穩的把襄山道傳下去,哪怕隻傳承一些捉鬼弄神的小法術也可。

但是每次午夜夢回,煙霧繚繞中,狄青倫總是會想起老道。想起他帶著自己穿越蠻山荒野,搜尋孤宅野墳抓鬼尋妖;想起他讓自己學習接觸一個又一個常人絕不相信的技藝;想起他幫助自己尋找種種無可思議的事物。種種情景,讓他對老道的死更加的耿耿於懷、夜不能寐、心有淒淒、百思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