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武是金吾衛的統領,雖然如今僅有五十名麾下,但每當齊王出行,他比隊伍中所有武將文官職升半級,直接接管整個出行隊伍。
此舉並非凸顯李忠武地位,而是金吾衛護衛齊王,職責特殊。
這項舉措,亦是告訴所有人,出行在外,齊王的安危高於一切!
李忠武與何大忠緊急商議後決定,兩百名軍卒前後簇擁齊王,走在隊伍最前麵。
一支百人隊居中策應,剩下兩支百人隊,保護匠人與其家屬隊伍在後麵慢慢跟上。
如此一來,齊王不用隨著整個龐大的隊伍緩慢前行,可由軍卒護送先趕到羅家屯臨時駐地,然後在附近完成視察工作,順便等待匠人與其家屬隊伍後續跟上。
如今已到七月底,再過兩三天就八月了,官道兩邊水田裏的稻穗已經發黃沉甸甸了,遠處的旱田則種植了小麥,麥浪也隨風搖擺。
“殿下,田裏的水稻,小麥長勢喜人,今年肯定能大豐收,”秋月跟隨在楚天麒身邊,看著官道兩邊的稻田很是高興。
這趟出行,終於輪到秋月隨行伺候了。
玉兒在學堂教書。
雖然第二期集訓早就結束了,但飛燕被忠武堂召集,參加集訓總結與改善大會,需要不斷改進完善整個集訓項目的各個科目,而齊王身邊又不能缺少侍女照顧生活起居,於是秋月隨行。
楚天麒走到路邊,蹲下身,隨手撈起一把稻穗,發現稻穗短的可憐,隻有寥寥十幾粒,水稻分蘖的也很少,隻有兩三個分叉。
“這稻田貧瘠缺肥,種子秧苗不行,分蘖也不行。”
楚天麒邊看邊搖頭歎道:“這產量太低了,培育水稻種子的任務迫在眉睫啊!”
後世雜交水稻,一束稻穗在八十粒到一百五十粒(晚熟品種更多),而每棵禾苗成穗七到十束。
這高產量,是眼下大楚種植的水稻,望塵莫及的。
秋月聽後很是詫異,“殿下,俺在進入王府之前,跟著父母每年都在種水稻,所種植的稻子,每株僅有兩束稻穗,稻穗顆粒比這裏的少多了。”
“哪家佃戶要是種植出長勢如此之好的稻田,主家還會有嘉獎,減免田租,還給好幾斤肉吃,幾尺粗麻布呢。”
楚天麒聽後,當即笑著說道:“南城郊外這四萬畝田地,都是交給方長史的大哥方大農帶領百姓種植管理的。”
“既然連秋月都覺得這片稻田種植管理的很好,那本王等下見到方大農,就好好嘉獎他一番。”
畢竟受到這個時代所局限,不能用後世的高標準來衡量眼前這片稻田與麥田的產量。
楚天麒自出了南城門,便選擇了步行,馬匹由一名金吾衛軍卒牽著。
畢竟整個隊伍就自己一個人騎乘高頭大馬,很容易遭敵人冷箭暗算,而且整個隊伍都是步行,一個人騎馬走走停停更難受,幹脆下來一起步行。
就這麼一邊欣賞秋天的風光,一邊走走看看,有秋月陪著說笑倒也不無聊。
雖然說秋高氣爽,但天氣還是很炎熱,楚天麒汗流浹背,灌了不知多少竹筒的白開水,終於在十二點前趕到了羅家屯。
一個上午,頂著大太陽,徒步走了二十多裏路,除了大汗淋漓,肚子餓之外,並沒有虛脫的感覺,身體素質越來越好了。
此時,羅家屯的村民,早已備好了豐盛的歡迎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