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刻保持微笑
在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他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這位傳教士在散步途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的這聲問候,米勒起初反映冷漠。因為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
然而,年輕人的冷漠,並未改變傳教士的熱情。傳教士總是堅持自己的方式,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了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上台執政。猶太人成了納粹攻擊的對象。
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麵揮動著指揮棒,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走上前去,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令他吃驚的是,這位指揮官正是米勒。
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先生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
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意思是生還者。
故事解讀
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溫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
不要低估了一句話、一個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個不相識的人走近你,甚至愛上你,成為開啟你幸福之門的一把鑰匙,成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有時候,“人緣”的獲得就是這樣“廉價”而簡單。
◎ 善於傾聽
傳說古時候,曾經有個西域小國的使者到中國來,進貢了3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精美絕倫,價值連城,把皇帝高興壞了。
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了一道題目:這3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這可難倒了一幫文武大臣。隻見使者在一旁暗暗得意,冷嘲熱諷,泱泱大國,不會連這種小事都不懂吧?
為了不在小國使者麵前落敗,丟大國的顏麵,皇帝重金昭告天下,尋找能解答這個難題的智者。
一位農夫揭下皇榜,信誓旦旦地說能解決這個問題。皇帝將農夫請到大殿,農夫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將其中一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裏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裏,什麼反應也沒有。農夫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
使者心悅誠服,答案正確。
故事解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領導者要想得到下屬的認同,就要做一個有耐心的聽眾,鼓勵別人暢所欲言,並適時表示出由衷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