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追思往事惜流光,當時隻道是尋常(1 / 1)

《爸爸豐子愷》是緣緣堂主人,豐子愷的小女兒,豐一吟的回憶書籍,屬於子女對父母的懷念文章。

也許,豐一吟是豐子愷三男四女中幺女的緣故,豐一吟對父親豐子愷的回憶,基本上從豐子愷功成名就的中年開始。

在豐一吟眼裏,“爸爸永遠是有胡子的”。

通篇看下來,豐子愷,作為一個大家庭的家長真是不容易!

豐子愷那麼一個風雅人物,聰明剔透的人,卻沒怎麼能風花雪月、朱橋小樓、淺吟輕唱。

因為當時生存大環境,十幾年期間,豐子愷帶著十幾名家眷,顛沛流離的逃難,躲避暴虐日軍。

交通不便,物資匱乏,還好愷公有名氣、有人緣、有內涵、有天佑,常常能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為弘一法師青睞的徒弟,豐子愷在繪畫、散文、音樂和語言方麵都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天份。

可以說,豐子愷是聰明剔透的人物。

豐子愷的漫畫風格,受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的啟發和影響頗大。

豐子愷認為:“作畫意在筆先。隻要意到,筆不妨不到的。”

“非但不妨不到,有時筆到了反而累贅。”

所以,豐子愷畫中的人物,經常沒有畫臉。

豐子愷戲謔地稱之為“不要臉”。

但豐子愷的畫中人,即使“不要臉”,仍讓人能感受到畫中詩意,詩中畫意,詩畫融合的感覺。

豐子愷的六集《護生畫集》,信守著對老師弘一法師的承諾,充滿了對信仰的宣揚,對藝術的探索。

豐子愷的風格,影響了中國後續很多畫家。

一個叫“老樹畫畫”(劉樹勇)的人,他的作品風格,看起來和愷公的也有一脈相通之處。

隻是相比之下,因為更貼近現在時務、事務,“老樹畫畫”(劉樹勇)的打油詩,看起來更加戲謔詼諧一些。

比如“老樹畫畫”(劉樹勇)的配畫打油詩,“人生此來沒道理,你說什麼是根據?多少花開總無語,卻被雨打風吹去。”

“生有此身須了斷,不料所思皆妄念。天邊開滿彼岸花,哪知此心即彼岸。”

“不必總是掙錢,可以裝作有閑。少攬那些破事,多活一段時間。”

“別跟我談江山,別論春秋社稷。人世百般折騰,不過幾場遊戲。”

紅旗下的“蛋”們,總是充滿一種被忽悠後,醒過味兒的憤憤然。

但弘一法師的徒弟們,可能受到佛法因果的安慰,就平和得多。

即使這樣,豐子愷1970年撰寫的《浣溪沙》也充滿一種對短暫平穩、安逸生活的懷念。

想來,豐子愷寫詞的時候,一定是追思了1966年前的安逸時光。

所以才發現當時以為的“尋常”,卻再難複現。

即使是溫和的人,也會發出“當時隻道是尋常”的感慨。

“春去秋來歲月忙,白雲蒼狗總難忘,追思往事惜流光。”

“樓下群兒開電視,樓頭親友打麻將,當時隻道是尋常。”

無論是豐子愷,愷公,還是“老樹畫畫”,劉樹勇,劉老師....

看著人家這些風雅人物,對比一下自身,俗!

不僅僅俗,而且越來越俗!

甚至有俗不可耐的趨勢.....

但,還能認識到自己俗,說明還是有些可救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