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影碟機,滋滋有味地看著《劉三姐》《新白娘子傳奇》的老甘,是個從來沒享受過女人滋味的老光棍。
算命先生說老甘到了60歲就會轉運,風光發達。
老甘就真心地相信,帶著發大財、做大事、娶隊長女兒當老婆、風風光光辦大壽的希望,樂嗬嗬的看著影碟機裏的劉三姐、白娘子。
老甘好好地活到60歲,和流浪漢老金搭夥奉行著AA製。
老甘被老黃嫌棄邋遢,老黃藏起電飯鍋線不讓老甘用。
老甘卻可以用“熱得快”在盆裏燉肉吃,幫人擺攤,卻計較著隻負責擺攤不想洗碗。
老甘和老金麵臨自力巷53號拆遷,最後一壇合資購買的大米也要AA製貫徹到底。
兩個邋遢的老頭,用杯子你一杯、我一杯地把大米分割清楚。
看到安貧樂道等待60歲轉運的老甘,不禁就會想到民國才女張愛玲的名言。
“出名要趁早啊!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自力巷53號居民中的賭神、食神河南,腿部有輕微殘疾。
河南沒有身份證,食量驚人,是賭桌常客,愛看報紙,言語詼諧,行為乖張,身上具備了網紅的各種潛質。
河南的名言:“正在戰場上,沒有子彈了”
當說這句話時,河南的語氣中,充滿著賭徒式的哀怨,眼神中釋放著賭徒特有的亢奮光芒。
在普通人的眼裏,河南的這種狀態,在社會生活中可能寸步難行,。
但河南,居然有吃有住。
即便河南拖欠9個月房租,多處借錢受拒,也未流落街頭,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大石,可能是棒棒界勵誌的代言人了。
大石麵容堅定平和,是自力巷53號以及其他幾個群租房的二房東,因為大石懂得利用資本擴展家庭收入。
在群租房被取締的風口浪尖,大石也能夠放下身段,和老婆重新躋身棒棒界、涉水工地行業。
大石頗有八旗“出則兵,入則民”的風格。
所以,大石能夠在女兒考上大學、自己獲得退休金資格的時候在飯店大辦酒席,宴會親朋。
大石過上了其他的老年棒棒不能企及的生活,也是何苦心裏最喜歡的棒棒之一。
到挫折和坎兒,大石懂得讓自己繞過去,與時代和解共融,讓自己的基因成功延續下去。
何苦的眼中,棒棒是一個逐漸消亡的行業。
佝僂老去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腳步、微薄的力資....
通過和棒棒們近距離接觸的13個月,以及後續的走訪,何苦被像棒棒們這些底層人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一種獨特精神所感染。
生活中總還是充滿著希望的!
“大寒之後,必定立春”
何苦身上,散發著退役軍人和行伍生活留下的深刻印記。
何苦的劇版紀錄片賣斷版權,隻賣出2.6萬,目前視頻平台點擊量雖高,但收益與他無關。
《最後的棒棒》改編的電影版,評價口碑不高,想來也讓何苦頗受打擊。
但後來看到,何苦成立了個小公司,重慶何苦影視傳媒公司,顯示在業。
這讓人看了,心中寬慰。
想來能做棒棒十三個月的人,一點點唾沫星子是淹沒不了的。
也相信,深入過底層,低到過塵埃的人,在什麼環境下都能夠開出絢爛的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