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六:YQ,家在城關,村裏學雜技的很多,3年級開始學藝。她說,一個姐姐今年19歲,小時候她也被挑上,父親那時隻有一個孩子舍不得,今年讀高二,父親說後悔,老說“當時如果讓你學雜技你現在都可以掙錢了。”
沒有在合適的年齡學藝的人,在了解學藝境況後,對父母、祖父母的埋怨及對學藝者的羨慕,都體現出了對雜技的肯定態度。
2.反對者
筆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一般老人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對學藝普遍持反對意見,特別是家庭中沒有練雜技的老人。很多學童都提到,在自己學藝選擇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持反對意見。15歲的LJ,“當初我要練雜技,我奶奶不同意,奶奶還說媽,什麼狠心、不是親媽幹的事什麼的。”和她有類似經曆的還有CRX,“那幾個月姥姥在我家住,聽說我要學雜技,姥姥說什麼都不同意,沒有辦法,隻好把姥姥騙走。並瞞了好久。後來姥姥知道後還把我媽教訓了一頓。”她倆的情況在雜技學童中很普遍。一次,有一位60歲左右的老大娘,家在某雜技團附近,傍晚她和幾個人在聊天,因為有點熟識了,筆者加入了進去,當筆者把話題引到學雜技的態度時,她堅決表示反對。她說,“雜技養小不養老”,意思是年青時演出,老了生活沒有著落,該說法類似“雜技是青春飯”。她認為,男孩還好,女孩大了一結婚,好多就不能練了,就廢了。在調查中,這類說法比較普遍,類似的說法還有雜技是青春飯、麵臨再就業的問題等。一旁的趙大爺,他是該雜技團的值班員,也表示讚同,他在雜技團值班幾年了,對雜技團裏的一些情況有些了解。他補充說,“軟功”柔術影響最大,女孩過了20歲骨頭變硬,就不好演了,不過空竹、碟子還好些,演的時間長些,他還舉了雜技團內一個女老師的例子,ZHJ三十五六歲還經常在國外演出,主要在日本、韓國,演的就是空竹。
為了了解同齡未學藝的孩子對學藝的態度,筆者曾在吳橋縣普通小學做過調查。在一個小學做調查的時候,一個孩子在講為什麼父母不讓自己學時這樣說,“我媽怕我斷胳膊、斷腿。”後來幾個雜技學童也在調查中跟筆者提到這點,一個雜技演員說,“我剛學雜技的時候,還是有點怕斷胳膊腿什麼的,怕殘廢了。後來一直沒聽說誰胳膊腿給練斷了的。有一回我問教練,教練哈哈大笑,說胡說。看來是家裏不想讓我學,編的瞎話。”一個日本的同學告訴筆者,在日本,小時候,如果小孩哭,父母就會說,再哭,就送你去學雜技。可見不止在中國,在其他一些國家也把練雜技看做很辛苦、受罪的事。
在縣城,大多數人表示學雜技苦,不會讓孩子學,而且從言語和表情中可以明顯地感到他們對學雜技的不屑。特別是,有的人會直接說,村裏人才讓孩子學雜技。一天去拜訪一位老藝人,碰巧他剛出門,就隨意在大街上溜達,由於天熱,就進了一家沒什麼顧客的衣服店,隻有一位老大娘在看店,就和她聊了起來。學雜技村上多(意思縣城沒什麼人學),家裏沒人學過,也不會讓孩子、孫子女學。她說,“如果隻是為了學門技術,好多技術都可以學,電腦、廚師、電焊等。十幾歲小姑娘出去打工,天津、北京、德州、濟南、青島,哪裏都有,好像活挺好找,一個月一千多。雜技一個月也就一千多。”在調查中遇到一位武術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打算考研的,來突擊學習5個月的跟頭。他認為雖然雜技和武術有很多像的地方,不過武術雖然也得受點罪,但是武術比雜技有前途,以後的工作、出路會好些,即使將來年齡大些了同樣是做教練,武術教練的工資、待遇、社會地位也更好。他說,如果讓他在這兩者之間做選擇,他肯定還是選擇武術。
一個小書店老板說,“學雜技苦,抻胳膊壓腿、倒立太受罪,影響身體發育。不讓吃飽,練雜技得處於半饑餓狀態,不然怎麼練功,吃太飽一練功不得吐出來。不信你看練雜技的哪有胖的。練雜技沒大出息,還是學習好,以後留大城市,當個醫生、律師,那多風光。跟別人說起來,我孩子是醫生、律師,和練雜技的,那太不一樣了。沒文化不行,學那個耽誤文化學習。”
從上述幾位圈外人士的反對意見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傳統觀念認為雜技苦、地位低所致,通過觀察,筆者發現持有此觀念的一般為自認為對雜技有所了解,而實際上並不夠了解,或者不了解當今學藝情況者。其次,其判斷和自身職業有密切關係。
小結
改革開放後,學藝、從藝傳統迅速恢複並發展。首先是社會環境的許可,使有過演藝經曆、從演出中受惠的雜技藝人重操舊業,因為他們在長期的演出經曆中已經形成了不同於農民的一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這使他們無法適應農民式生活方式,這就是布迪厄所說的習性,他認為相同社會群體的成員具有相同的習性,習性會產生一種文化無意識,引導人們的行為選擇,習性的強大使其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的短暫變化而消失,筆者認為這是學藝、從藝傳統迅速恢複的深層原因。其次,當學藝者增多後,後學者往往受到更多現實因素的影響,這就是經濟誘因、成功雜技藝人的名譽和聲望刺激、穩定和輕鬆的工作、自由的生活方式。這和曆史上學藝是生活所迫、客觀環境承擔主要責任有著很大的差別。學藝原因的變化,導致雜技學童構成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