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如何正確認識先富和後富的關係?(1 / 1)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於個人的體力、智力、勤奮、貢獻、負擔的不同,實行多種所有製經濟成分和多種分配方式,出現了靠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新情況,使不同社會成員、不同社會群體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任何事物都有個發展過程,實現共同富裕,也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富裕起來。特別是在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為了長遠利益、整體利益而影響眼前利益、少數人利益的情況,這是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價;同時也應當看到,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人們必將獲得更多利益,走向共同富裕。

如何解決社會的兩極分化問題,實現全民共同富裕,這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找出可行的辦法和途徑。就目前來看,有五個方麵的辦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引導和組織向經濟落後的地區進行現代經濟滲透,這也就是我們在許多領域裏開展的“扶貧”活動;

(2)加強財稅方麵的立法和稅收工作,對高收入進行調節;

(3)加強社會保障體係的建設,切實增進人民群眾的福利;

(4)組織社會募捐,搞好社會救助工作;

(5)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對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傾斜。

當然,全民共同富裕問題的徹底解決,最終還要靠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