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曆史回眸 8.楊家將報國
楊業家世是怎樣的情況?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楊家將中真的有“七郎八虎”嗎?楊六郎是楊業的第六個孩子嗎?曆史上有楊宗保這個人嗎?他和楊文廣是父子嗎?
楊業從小擅騎射,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漢政權,受到北漢皇帝的信任,任侍衛新軍都虞侯。
曆史上的楊業
曆史上真正的楊業本名叫楊重貴,其父楊信為結交當時河東節度使劉崇,派少年楊重貴前去太原。後楊信投靠後周,楊重貴則留在了太原。劉崇很看重年少英武的楊重貴,他認楊重貴為養孫,改其名為劉繼業。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降北宋,恢複本姓“楊”,單名業。
曆史上的楊家子孫
曆史上的楊六郎為楊業長子,楊宗保子虛烏有,“七郎八虎”多為虛構。民間楊家將的譜係是這樣的:
楊門男將:第一代,金刀令公楊業,楊業有八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名叫楊延昭,又名楊六郎,六郎生子楊宗保,楊宗保生子楊文廣。
楊門女將: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懷女、穆桂英等。
在正史中,楊延昭之後的楊文廣確實存在,但事跡遠沒有小說中描寫得那麼神奇。而其他人物則難尋蹤跡,楊宗保等子虛烏有。正史中,楊家將中基本上不存在佘太君,也沒有穆桂英。曆史上“七郎八虎”多虛構,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捐軀,四郎、五郎或出家,八郎流落異邦做駙馬,這些悲壯情節多為虛構。
楊門女將撲朔迷離
楊門男將“撲朔迷離”, 楊門女將依然是“撲朔迷離”。正史中沒有記載楊門女將。民間人人皆知的“楊門女將”,在正史中卻連影子都沒有。倘若楊門女將確曾有過的話,正史不可能不記。可見,楊門女將是否存在值得懷疑。
戲曲傳說中,佘太君原名佘賽花,是楊業之妻,實際上在曆史中確有佘太君其人。不過這個佘太君非楊業之妻,而是後漢隱帝時期的府州團練使折德扆女兒佘賽花,也就是說這個佘賽花和楊業“九杆子都打不著”。
楊家將傳說體現著老百姓對英雄報國心的敬仰
從史實角度來看,楊家將的故事隻是戲曲小說對楊業血戰陳家穀,最後忠勇殉國的悲劇性曆史事件的藝術化演繹。曆史上真正的楊業死後,隻有他的兒子楊延昭(即六郎)、孫子楊文廣曾是宋朝守邊的名將。
民間之所以演繹出“楊家將”這一反抗侵略的英雄“群像”,源於長期以來深受侵擾的北方人民對英雄的紀念和愛戴,源於老百姓對英雄保家衛國的敬仰。
曆史上的楊家將,就是北宋抗遼禦夏戍邊的楊業祖孫三代。楊業抗遼保邊的事跡,至今廣為流傳。
“插箭嶺”留著楊六郎的箭頭
宋朝和遼時常交戰,倒馬關就是宋朝的邊關 ,兩國經常在這裏打仗。
有一次 , 兩軍對壘, 楊六郎率領宋兵勇猛衝殺, 遼兵潰不成軍, 望風而逃。在追殺遼兵時, 楊六郎緊緊盯住遼兵頭目不放。追到一座山下 , 遼兵想憑借山巒掩護逃走。楊六郎眼疾手快 ,立即拉弓搭箭, 向遼兵頭目射去。不想那遼兵頭目翻身一滾 , 來了個鐙裏藏身 , 隻見火星四濺 , 箭鏃射進了山頭上的岩石中。這一箭把遼兵頭目嚇了一跳 , 連說 :“ 厲害! 厲害!” 便倉皇逃跑了。
楊六郎箭鏃射中的那座山嶺 , 就是現在的“插箭嶺” 。嶺上岩石裏還留著楊六郎那支箭的箭頭呢 !
楊六郎與“走馬驛”
楊六郎見一箭沒有射中遼兵頭目 , 心中很是懊喪 , 遂丟弓扔箭,朝馬屁股狠抽了一鞭。那匹戰馬一聲長嘶, 騰空而起 ,一下子躥出十裏地 , 趕到了遼軍前頭。楊六郎又是一陣截殺, 遼兵死傷大半 , 楊六郎獲勝而歸。後人把楊六郎戰馬從半空降落的地方, 叫作“走馬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