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幾個月前跟百貨商店的李春香撕破臉之後,顧清許再也沒去她那裏買過衣服。
一是自己不缺衣服,二是對於那些衣服的款式她已經穿膩了,三則是不想為了幾件衣服給自己找麻煩。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應該做些薄一些的衣服了。
布票她手裏有,做一兩身衣服足夠了。
顧清許打算去供銷社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布,如果有合適的,那就買些布回來自己設計自己做,順便學習一門技術,打發一下時間。
雖說現在才1970年,距離改革開放還有八年的時間,可要是能有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規劃一下以後的發展路線,自己創業成為富豪也不是不可能的。
騎著自行車很快便到了供銷社,供銷社的大門口有著不少來買東西的人,還有些從鄉下拿著雞蛋來賣的農民。
這個年代的供銷社不僅賣東西,也收一些農產品,尤其是雞蛋這類的,三分錢一個,鄉下的人苦,一天到頭攢下的雞蛋都不舍得吃幾個,大部分都拿來換錢了。
這也是為數不多正規交易的地方。
供銷社裏麵。
隔著一個長長的玻璃櫃台,來買東西的人站在外麵,一個個售貨員站在裏麵賣東西。
後麵是一排排高高的貨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貨物,貨架最上麵還寫著一排紅色的大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等等。
“要什麼?”售貨員將手裏的東西遞給前麵一個人之後,頭也不抬地問下一個人。
“同誌,我要一個暖瓶。”
“一張工業票,十塊錢。”
……
很快,便排到了顧清許,她抬頭看了看後麵的貨架,一眼便看中了其中的那個布料,抬手指了指,“同誌,我要十尺那種鵝黃色的布料。”
這種顏色的布料用來做裙子,最合適不過。
售貨員抬頭順著她的視線看了一眼,又轉頭上下打量了顧清許一番,語氣明顯頓了頓,“那是從海市來的的確良布料,一塊五一尺,還要布票,你確定要?”
想買這個布料的人多了,可當得知價格之後,也沒幾個人買。
一斤豬肉七毛四,可這的確良一尺布就要一塊五,比肉貴了差不多一倍,哪怕是一般的雙職工家庭也舍不得買的確良。
顧清許點點頭,從身上掏出布票還有錢遞過去,“嗯,同誌,麻煩給我包起來。”
賺錢的意義就是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不然賺錢幹嘛,該花就花,她還從來就沒缺過錢。
買好布料之後,她又七七八八的買了些雪花膏,奶糖糕點之類的,這才離開。
身後一個小姑娘羨慕地看著顧清許,她的家庭條件也不差,父母都是工人,自己也是紡織廠的臨時工,一個月十五塊錢的工資,可也不舍得買這麼貴的的確良。
明明看著跟她差不多大,人家穿衣打扮還有長相,都比她強多了。
顧清許剛出供銷社的大門,迎麵又跟黃杏花撞上。
她一眼便注意到了顧清許手裏提著的東西,連忙上前,“顧同誌,你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