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餘光別影(1 / 2)

走在嶽小沉的身前,老者微笑道:“怎麼樣,看清楚了沒?”嶽小沉茫然地搖搖頭,後又點了點頭,緊張地小聲說道:“雖然步法沒有記住,但我記住了這梭雨奇步每一步的名字”。

老者開懷大笑,捋了捋胡須,伸手拍了拍嶽小沉的肩膀,說道:“不壞,不壞,能記住名字腦子也算不錯。記不住步法很正常,我這套梭雨奇步乃是天下無雙的步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多花功夫,勤學苦練,方才可成。我這裏有一本書,你且拿去,需每日堅持練習,別枉費了心中夢”。老者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一本灰黃的書遞給嶽小沉。

嶽小沉接過書一看,封麵豁然是《梭雨奇步》,登時就浮現剛才老者那些奇妙的身影,思緒久久陶醉。這四個字有些舊,顯然有些歲月。翻開第一頁,便見到一些圖譜和文字交加,書中既繪明步法,又詳細注明心法及少商、膻中、關元等行氣穴位。嶽小沉看得出神,不多時,便照著圖譜試練起來,這步法全是左歪右斜,沒有一個動作是直行橫走。突然一晃,即將摔地,馬上又驚險地立了起來,就這樣來回走了十多次,讓嶽小沉狂跳的心漸漸平複下來,似乎抓到了那種感覺,一時間喜笑顏開。

老者看到嶽小沉剛才試煉的一幕,詫異不已,心道:“沒想到這孩子悟性如此之高,僅僅幾息的功夫,便將這步法走得有模有樣的,真是可造之才,假以時日,成就不可限量”。想到這裏,老者更有栽培之意,便對嶽小沉說道:“小友真了不得,悟性很高,日後定要勤加苦練,方能做你想做的大事喲!”

嶽小沉連連點頭,答道:“老爺爺,你放心,這套步法樂趣無窮,不用你說我也會早日學成的”。嶽小沉把目光從書上移向老者,露出殷切的目光,道:“這套步法真好,名叫‘梭雨奇步’,是不是學成之後能在雨中行走,無需雨傘,就能滴水未沾衣呢?”

話未說完,隻見老者伸手向河水隔空一抓,河水便詭異地逆行入空,然後一折,便成片如雨水似的向兩人上方稀疏的降落下來。老者大喝一聲:“風雨無阻”,但見老者左晃右斜,飛快挪步。待雨落後,嶽小沉還在傻傻站在原地,衣衫透水,形如落湯雞,孤苦伶仃的眼神似乎在埋怨自己多嘴。老者還在那裏,挺胸傲然而立,瀟灑如風,一身飄飄,顯然把那些雨水都避開了,一眼驕傲注視著嶽小沉,道:“怎麼樣?我衣衫無雨,你無法幸免,哈哈。。。”。

嶽小沉用手擦了擦濕潤的額頭,也哈哈大笑起來。突然意識到什麼,立馬翻開手中的書看看是否被雨水模糊。老者看到他這一舉動,笑道:“你放心,這書看上去雖然舊,卻是用千峰雪羊的羊皮做成的,別說是雨水,就是用普通的火燒都不會半點損壞”。嶽小沉看著清晰的圖和字,這才放下心來。

天漸漸失去早先的光芒,草坪上那幾頭黃牛早已趴在地上懶洋洋地嚼著嘴,曬著餘暉,似乎在享受那般感覺。地上的柴火也漸漸熄滅,樹杈上的魚已然不見光影。遠處樹林的鳥兒也少有行蹤,也少有鳴叫,似乎到了白天與黑夜之間的折痕處。

也隻有兩人還在相談甚歡。

兩人正哈哈大笑,不遠的金毛驢突然鳴叫了一聲。老者從地上站了起來,向嶽小沉道:“天色不早了,我的夥計在催我趕路了,小友,沒有不散的宴席,相逢注定會分離,我們也該辭別了”。嶽小沉也跟著站了起來,聽到老人即將離去,傷感不已。自從父母離開人世後,很多人對他冷眼嘲諷,再沒有人能像身前的這位老人一樣關心自己,一時間悲從中來,心中十分不舍,道:“老爺爺,不知你我離去,他日何時能再見啊?”老者觀察甚微,明察秋毫,嶽小沉的心思豈能逃出他的眼光,也知道這孩子渴望關懷,心中不舍,但也不能改變什麼,因為他還有要事在身,一路將是凶險無比。老者撫摸著嶽小沉的頭:“小友,我看你也是豁達之人,不必難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日後江湖再見,我們定要痛痛快快的大喝一場,再繼續今日的緣分,相信那一天不會久遠,怎麼,你不相信我們的緣分嗎?”

嶽小沉連連點頭,朗聲道:“我信!我會去找你的。”

這才,老者喜上眉梢,解開金毛驢身上的包袱,從中拿出兩本書和一瓶丹藥,封麵與《梭雨奇步》一樣,應該也是千峰雪羊的皮做成的,把它們遞給嶽小沉,道:“小友,今日一別,老頭我也沒有什麼可送你的,就送你這兩本書和這些丹藥吧!這本《大元遊記》是老頭我遊曆天下所著,上麵記錄著四大陸的山山水水,以及靈獸草藥等,可常翻翻,以增加你的閱曆,另一本為《經脈真經》,你可每日按照上麵的行氣方法練習,不僅可打通奇經八脈,還可使你學習其他武學秘術事半功倍。至於這一瓶丹藥有七枚,曰‘經脈神丹’,它能在你練氣出叉時調節真氣,以防走火入魔”。嶽小沉接過老者贈物,如獲至寶,一時間,悲喜交加。老者道:“他日,你學有所成,定要向你的夢想一樣去行俠仗義,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