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笑如春風 (1)(2 / 3)

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純真的諾言。同別人平分生命,即使親如父子,恩愛如夫妻,又有幾人能如此快樂、如此坦城、如此心甘情願地說出並做到呢?

給上帝放個假:人最偉大的精神是愛,把愛獻給自己最喜歡的人是一種幸福;人最偉大的存在是生命,把生命獻給自己最喜歡的人也是一種幸福。

深深的體諒

善良的寬廣胸懷可以使人們忘記一切世俗的恩怨,而僅剩下對他人的關心。

--沃爾特

康娜的弟弟傑恩斯是初出茅廬的畫家,居住在西班牙的馬約爾加島。那是康娜母親到西班牙看望弟弟要返回美國那天發生的事情。

一大早,母親和弟弟氣喘噓噓地把兩個大旅行箱從那座具有200年曆史的古老公寓的四樓搬下來,他們把旅行箱放在幾乎無人通過的路邊,坐在箱子上等出租車。

馬約爾加島不是大城市,出租車不會經常往來,當然也無法通過電話叫車,隻能在路邊等著。誰也不知道出租車何時能來。

康娜的弟弟因為已在島上住了3年,很了解這種情況,所以顯得坦然自在。馬約爾加島的生活與華盛頓快節奏的生活截然不同。

大約過了20分鍾,從相反車道過來一輛出租車,傑恩斯立即起身招手,但他看到車內有乘客時就放下手,出租車緩緩地駛去。

然而,那輛車駛了30米左右就停住了,那位乘客下車了。

“噢,真幸運,那人在這裏下車呀。”

從車內走出的是一位看起來頗有修養的老紳士。傑恩斯對這個偶然感到很高興,並迅速把旅行箱裝進車的後背箱。

坐進車後,傑恩斯告訴司機。“去機場,”並說,“我們真幸運,謝謝你。”

司機聳了聳肩膀說:“要謝,你們就謝那位老先生吧,他是特意為你們而提前下車的。”

傑恩斯和母親不解其意,於是司機又解釋道:“那位老先生本想去更遠的地方,但是看到你們後就說:‘我在這裏下車,讓那兩位乘客上車吧。這麼早拿著旅行箱站在路邊,一定是去機場乘飛機的。如果是這樣,肯定有時間限製。我反正沒什麼急事,我在這裏下車,等下一輛出租車。’所以你們要謝就謝那位老先生吧。”

傑恩斯很吃驚,他懇請司機繞道去找那位老先生。當車經過老先生身邊時,傑恩斯從車窗大聲向那位悠然地站在路邊的老先生道謝。老人微笑著說:“祝你們旅途愉快。”

後來傑恩斯在給康娜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對他人的體諒與那位老先生相比程度完全不同。我即使體諒他人,自己在心裏也會想:能做到這點就不錯了……自己隨意決定體諒他人的限度,我對自己感到羞恥。我現在真想成為像那位老先生那樣的人,成為那種不經意之中就流露出對他人深深體諒的人。”

給上帝放個假:我們對那些具有偉大人格的人,心中總充滿了尊敬之心。其實在生活中,隻要我們為他人多考慮一些,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也會成為品格高尚者。

永恒的承諾

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是宇宙的法則,因為愛,我們才存在。

--彭沙爾

新澤西的一名礦工在下井刨煤時,一鎬刨在啞炮上。啞炮響了,礦工當場被炸死。因為礦工是臨時工,所以礦上隻發放了一筆撫恤金,不再過問他妻子和兒子以後的生活。

悲痛的妻子在喪夫之痛後又麵臨著來自生活上的壓力,由於她無一技之長,隻好收拾行裝準備回到家鄉那個閉塞的小鎮去。這時礦工的隊長找到了她,告訴她說礦工們都不愛吃礦工餐廳做的早飯,建議她在礦工開個麵包店,賣些麵包,說不定可以維持生計。

礦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答應了。

於是她找人幫忙,麵包店就開張了。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8個人。時間推移,買麵包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但最少時卻從未少過8個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

時間一長,許多礦工的妻子都發現自己丈夫養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下井之前必須吃一個麵包。妻子們百思不得其解。

直至有一天,礦工的隊長在刨煤時被啞炮炸成重傷。彌留之際,他對妻子說:“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買一個麵包。這是我們隊8個兄弟的約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怎麼生活?咱們不幫誰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