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更年期女性常見疾病的防治及保健(21)(1 / 3)

如腰痛症狀驟發,可先服左歸飲[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畏酸者少用)茯苓、炙甘草,水煎服。]症狀緩解後,以左歸丸鞏固療效。

2.脾腎陽虛表現為在腎陰虧虛諸症基礎上,兼見氣怯神疲,腹痛腰酸,肢冷畏寒,納差腹冷,舌淡,脈沉細等症。治法:溫腎健脾,強壯筋骨。方藥:右歸丸《景嶽全書·新方八陣》。上藥共為細末,先將熟地黃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2~3丸,湯送下。加減:陽衰氣虛加人參;陽虛便溏,加補骨脂(酒炒);五更腎泄加五味子、煨肉豆蔻;胃寒腹痛加幹薑(炒黃)、炒吳茱萸;腰膝酸痛加核桃肉;陰虛陽痿加巴戟天、肉蓯蓉或加黃狗外腎一、二副,以酒煮爛搗入。

3.血虛水盛表現為腰痛背酸,四肢關節痛或關節腫脹,乏力心悸,麵色無華,舌淡,苔白膩,脈沉細。治則:養血利水。方藥: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加減:陽虛寒盛者加桂枝、幹薑、淫羊藿(仙靈脾)等;乏力、口幹者加花粉、生龍骨、生牡蠣;濕重者加防己、羌活、獨活。

4.氣虛血瘀表現為身倦自汗,少氣懶言,頭暈目眩,腰背酸痛,或胸肋四肢關節刺痛,舌質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沉細弦。治則:益氣養血。方藥:十全大補湯《醫學發明》。加減:關節刺痛明顯加桃仁、紅花、土鱉蟲等;寒重者加附子、淫羊藿(仙靈脾);濕重者加蒼術、防己、薏苡仁等。

骨折了怎麼辦

由於骨質疏鬆起病隱匿,有的患者一發病就表現為骨折,常見的三大骨折是髖關節骨折、脊椎椎體壓縮性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目前全世界骨折患者總數超過2億人,是位居第六的常見病、多發病。WHO規定每年6月24日為“骨質疏鬆日”。它可以在扭轉身體、持物,甚至睡覺時用足蹬被子等日常活動中,即使沒有明顯的外力作用也可發生骨折;可發生多處多次骨折;骨折愈合較慢,尤其是股骨頸骨骨折有不愈合的危險。骨折治療仍應遵循早期準確複位、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鍛煉的三大原則。

1.藥物療法臨床常用藥物有鈣爾奇D每片含元素鈣600mg,每天服用1片,即可滿足人體需求,並要求患者高鈣飲食,每日食用牛奶、魚蝦及豆製品等食物;對於絕經後早期女性,可以使用尼爾雌醇2mg/2周,配合使用孕激素可使治療效果更安全有效;骨質疏鬆嚴重者可選用降鈣素類,如益鈣寧、降鈣素等。

2.運動療法提高日常生活活動量可在短期內獲得確切的療效。

運動療法的內容可根據病情,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部位、運動幅度、速度和肌肉收縮的強度。常用的有:①被動運動,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肢體功能障礙,能起到放鬆痙攣肌肉,牽伸攣縮肌群及關節囊,恢複或維持關節活動度的作用。治療師的一手固定關節近端,另一手活動關節的遠端。在活動內稍加牽引,並對關節稍加擠壓;被動活動時,治療師手法應緩慢柔和,有節律性,避免撞傷性動作,並逐步增加關節活動度;被動運動應在無疼痛範圍內操作。②助動運動,適用於創傷後無力的肌肉或不全麻痹的功能練習及年老體弱患者。當患者患肢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主動活動時,由治療師或本人健側肢體或利用器械提供力量來協助患肢活動。助動運動應以主動運動為主,為盡快恢複肌力,助動運動主要加於活動範圍的開始和結束部分,中間部分由患者主動收縮完成。每次運動後給予休息,隨著肌力不斷恢複,可逐漸減少助動成分。③主動運動,可根據需要進行單關節或多關節聯合運動,單向或多方向運動,不同幅度、速度的運動。主動運動應用最廣泛,可用於恢複肌力、增強活動範圍、改善肌肉協調性以及增強肌力、耐力等。

五、健身強骨

為了有個強壯的骨骼,運動療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進行運動療法時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具體講,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量力而行。骨質疏鬆症多發於老年人及絕經後婦女,患者多伴有全身退行性變化,表現為機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不斷減退。故首先應考慮正確選擇運動項目。超負荷的運動量或不當的運動形式對患者往往是負擔,能造成不良後果。這就要求患者結合自己的體質、病情及年齡等,選擇適宜的鍛煉形式。病情較輕、體質較好的可采取跑步、乒乓球、羽毛球,也可借助某些健身器材如跑步機、劃船機等進行鍛煉。

這種形式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效果更顯著;體質較差的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極拳、體操等。通過有節奏的、持續的呼吸運動,可使人體獲得更多的氧並加以充分地運用。同時對全身負重關節的持續刺激,較適合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和預防。運動量由小而大,循序漸進。經過一階段的鍛煉,再根據各自的條件和習慣縮短或延長時間,或適當加大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病情較重或體弱者,運動時間和量應酌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