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淑十七八歲的時候,三郎和她私訂了終身,英淑非君不嫁,三郎非卿不娶。
可是英淑的爹貪圖錢財,背著她答應了一戶有錢人家的婚事。英淑誓死不從,在一天深夜自縊家中;其父後悔莫及,隻好把短命女兒葬在一塊山地上。
三郎聞聽英淑的死訊,心裏悲痛欲絕,趴在英淑的墓前捶胸頓足,直哭得死去活來。淚眼朦朧間,忽然看到新墳上破土冒出一枝花來。紅花綠葉,水靈水靈的,粉嘟嘟的花朵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三郎小心冀冀的把這枝花挖了下來,帶回家中,栽在花盆裏,放在書房內。每天晚上閉門不出,對花彈琴,寄托對英淑的思念之情。
直到有一天夜裏,三郎的琴聲一響,就見英淑姑娘身著粉紅色的輕紗,黑發輕挽,鮮嫩的臉象花瓣,撲閃閃的雙眼皮含著一顆亮晶晶的黑眼珠兒,輕盈的從花朵上走下來,書房裏立刻充滿了歡聲笑語。從此每當夜深人靜時,英淑就會出來與三郎相會,互相傾吐著生離死別的情思。
日子長了,三郎的家人犯了疑:三郎未婚,屋子裏哪來的女子聲音?一天晚上,三郎的家人聽到書房裏又響起了琴聲,就悄悄地站在窗戶下,戳破窗戶紙往裏偷看,就見到從花朵上走下來一個俊俏豔麗的女子與三郎親熱的有說有笑;他們以為三郎著了魔,被妖精纏住了,就趁三郎外出時翻箱倒櫃胡亂折騰終於找出了那盆花,將花撕得枝離葉碎,落花滿地。
等到心心念念惦記著英淑的三郎回來時,驚呆了,隻見滿屋的花瓣七零八落淒然的灑落一地;三郎傷心欲絕的跪在地上,邊流淚,邊用自己的血把花葉花瓣一片片沾好,說也怪,那花又恢複原來的樣子。
三郎又高興地琴彈,但不管琴彈得有多麼悅耳動聽,英淑姑娘的影子卻再也沒有出現了,不久隻見花朵裏結出一個圓球形狀的小果實。
三郎將果實裏眾多的種子栽在了院子裏,以為會再見到英淑;可是等到花開,等到結果,英淑還是沒有出現。
傷心絕望的三郎生無可戀,將果實內的白色乳汁吞入腹中,眼前卻出現了英淑美麗的笑顏,三郎欣喜若狂;為了能見到日思夜想的英淑,就不停地喝下白色的乳汁,卻從此瘋瘋癲癲,嘴裏不停的念叨著英淑的名字。
當人們發現三郎的時候,他麵如枯槁,骨瘦如柴,早已逝去。
罌粟是有毒的,吃了就會興奮異常飄飄欲仙,不吃就渾身如螻蟻啃噬般難受,甚至自殘,長期服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最終走向死亡。
罌粟花也象征著死亡之戀,人都說浪漫的極至是死亡,卻偏偏死不了,寧可沉醉其中也不願醒來。
“哈丹太子,對於民女的解釋,可否滿意?”
眾人聽了心兒的解說,都驚魂未定,議論紛紛,有憤怒的,有欣喜的,有指責的,有幸災樂禍的,有無動於衷的,各種眼神齊聚看著悠然淡笑的哈丹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