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林風雲(1 / 1)

五年過去了,嵩山少林的零度方丈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五年前,零度方丈窺度天機,本來清心寡欲的他再也坐不住了,自古少林出人傑,幫助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培養人才,以換取少林在中華的延續生存。雖然少林一度發展壯大,威脅到統治者的權威,被統治者下令剿滅,但是少林宣揚的佛理又有利於統治,所以少林曆經磨難,卻仍然在中華大地上牢牢的站穩了腳跟,曆代統治者對少林是既限製又鼓勵,隻要把握好度,少林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隨著時代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這都是他們靠自己的勞動得來的,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隻要國家的政策好,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再也不用去拜佛,請求上天恩賜了。於是自共和國建立以來,少林在中華大地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誠心信仰佛學的人越來越少,這也讓曆任少林方丈頭疼。盡管佛家宣揚清心寡欲,不與世爭利,但是曆任少林方丈看著少林的衰落心裏也極其不是滋味。五年前,龍的傳人出現讓零度方丈冷漠的心突然熱血起來,他知道這是少林的一次機會,雖然少林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輝煌了,但是少林仍然可以有所作為。於是,零度方丈當年毫不猶豫的讓弟子們去尋覓五百佛家有緣人。其實,找一個兩個還好找,找五百個,這上哪兒去找啊,再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幾個人願意把自己的兒子送進少林寺去當和尚,大家還指望著養個兒子防老了,把兒子送去當和尚了,誰給自己養老送終啊。零度方丈的話讓下麵的弟子可頭疼了,方丈是高僧,自有他的用意,但是去找五百個三到五歲的孩子談何容易。眾弟子想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全國各地的孤兒院找,當時,整個社會的物資不足,很多人還在通過要飯來解決自己的生計,很多孩子由於家裏窮,被父母遺棄了,而這些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最後被送進了孤兒院。眾弟子覺得此法可行,又不能在一個地方找,要不然師父肯定認為是在敷衍他,於是眾弟子到全國各地的孤兒院去找有緣人,三個月後,零度方丈要的五百童男總算湊齊了。少林寺一下子增加了五百人,如何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也困擾著零度方丈,所幸當時信佛的人還不少,少林寺慈悲為懷,撫養這五百孤兒,也得到很多人認可,很多人積極捐贈,總算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住的問題通過自力更生和別人的讚助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一切解決後,幾十年沒有熱鬧過的少林寺終於再次鬧騰了起來,零度方丈重新設立武僧製度,五百個孤兒無一例外的成為了武僧,零度方丈開辟了一片空地,每天清晨,少林寺響起了陣陣吼聲和棍棒的擊打聲。四年多過去了,最小的和尚已經七歲了,大一點的已經九歲了。他們的體製在四年多的時間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再也不是當年那副弱不禁風的樣子了,身體強壯了,精神也好了。零度方丈知道,要想讓少林寺重振雄風,就要改變觀念,光靠吃齋念佛是不能振興少林的,少林也必須緊跟時代才能有立足之地。於是零度方丈請來一些生活難以為繼的有一定學問知識的人來為這五百武僧授課,傳授他們一些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等他們十二歲了也要讓他們接受初等教育,能夠考上更高級學府的人少林寺無條件支持。零度方丈看著自己的傑作,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也許少林的崛起會在他手裏實現。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零度方丈望著西南方向自言自語道“龍的傳人,老衲能為你做的也就這麼多了,希望你早日出現,也好讓老衲見識見識你的風采,老衲還能活二十年,而你那時才25歲,不知道老衲有沒有這份福氣”。在零度方丈的主持下,嵩山少林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開始煥發出它的千年承運,繼續它前行的步子,為它自己,為了這個時代,為了龍的傳人展現它已早已不為人知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