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他們夫婦對於慈善活動的邀請,基本上都接受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讓人愉快的事情。一個人如果把幫助別人當成一種生活裏的必需,不管能力大小,一直努力在做,心存善念,就能愛心無限。
1. 上善若水,仁者大愛
楊瀾是全國政協委員,同時也是資深傳媒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2010年3月12日,她和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一起,以慈善公益事業為主題,和廣大的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名人做慈善事業的很多,但是能像楊瀾這樣自然而又低調,把慈善當成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人很少。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上善若水任方圓,靜水流深德自高。據說:“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卻不會與萬物相爭。這是一種美德,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楊瀾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人們隻看到她在忙碌,卻不知道她有1/4的工作時間在做和慈善公益事業相關的事情。
當有網友對楊瀾提問到,做慈善事業的人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樣的心態時,楊瀾是這樣回答的:都是正常人的心態,我不覺得有一些人特別適合做慈善,有一些人不適合做,“善”是我們人類的本性,有機會讓它表現出來。過去我的奶奶或者外婆,他們也不識字,但是他們知道如果門口來了一個乞丐,家裏有一點飯菜要端出去,而且還不能對人家傲慢無理,應該尊重人家,如果人家遇到困難,應該問人家這有一個饅頭要不要。“善”是本性,不需要教育,教育的過程是讓本性能夠表現出來,心態就是一個很正常的、很平常的心態。
現在,人們心目中的楊瀾就是慈善形象的化身。早年,在楊瀾自己稍有經濟能力時,就開始主動捐款給慈善機構。1997年楊瀾的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了,她“把第一筆稿費30萬元捐給了希望工程”。
楊瀾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他們夫婦對於慈善活動的邀請,基本上都接受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讓人愉快的事情。
楊瀾擔任著中華慈善總會慈善大使和義務獻血形象大使,她還在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環境文化理事會等多家公益機構中擔任理事,以及綠色大使等,可以說是“身兼數職”。在英國胡潤2006年中國慈善排行榜上,她以5.5億元的捐贈總額高居第二位。
從一些小事上,我們都能看出,楊瀾跟她的先生吳征都是特別有同情心的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上海。上海有一家人,男主人因為出車禍去世了,女主人下崗了,帶著一個讀書的孩子,沒錢交學費。吳征看到報道後,心裏難過,就打電話給那家報社的記者找到了這母子倆的地址,到這家人家裏給了一些錢。過了一段時間,吳征又想起這母子倆時,就和妻子楊瀾一起去看望他們。
那位受到幫助的女主人對於楊瀾夫婦的幫忙非常感激,不知道怎麼表達,就用了最質樸的方法:給楊瀾的孩子織了一件毛衣和一件毛褲。雖然就是市麵上買來的藍色毛線,楊瀾看到後非常地感動,她覺得這個母親非常有尊嚴,並不是一個單單需要幫助的人。這套衣服楊瀾給自己的兩個孩子都穿過,看到時就會覺得心裏很溫暖。
還有一次,楊瀾得知江蘇鹽城的一個女孩患重病導致癱瘓,付不起幾萬元的醫藥費,她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了這個女孩。
1998年長江發大水時,楊瀾在鳳凰衛視工作。吳征作為亞洲電視台的營運總裁,第一個在香港電視媒體發起募捐活動。成龍、梁朝偉等明星從家裏拿來古董、物件拍賣。這些善款都交給香港紅十字會,然後通過它向內地分發。
那一次,香港成熟的慈善運作給楊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眾人很信賴製度完善的慈善組織。
因為各種原因,楊瀾有機會接觸海外基金會,比較之下,對兩種慈善製度的感受很深。“從捐助者個人來說,我的一些海外女性朋友,長期捐助乳腺癌基金會,她們有一套完善的製度去實施,每年都有詳細的捐贈計劃、穩定的籌款方式、高檔的慈善晚會,形成了一種有效的模式。”
楊瀾曾受邀參加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的顧問委員會的籌款活動,“讓我觸動的是,慈善在這裏成了一種體麵而有力量的傳統。”學院邀請在國際事務中有突出成就的人參與晚會,每次都有一個主題和重量級的獲獎嘉賓。在楊瀾參加的晚會中,獲獎嘉賓是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她發表了自己的獲獎感言,“很多知名人士都來參加,他們不僅僅是為了捐款,而是與各界社會名流近距離接觸,參加晚會的每個人在精神和社交層麵上都有收獲。”頒獎過後,晚會有一係列的拍賣、捐贈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楊瀾逐漸意識到,“必須有良好的製度使得慈善事業持之以恒。”
2003年,楊瀾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原先她對慈善事業隻是零星感受,現在她要把自己之前的感受升華到製度層麵上來進行思考和提出建議了。她交出的第一個提案就是《完善中國民間非營利性機構的生長環境》。
做慈善時間久了之後,楊瀾自己的認識也提高了。她感受到,很難靠個人改變慈善事業的現狀,於是在政協提案中梳理出政策建議。一方麵政府應該鼓勵非營利性機構的成立,在法律程序上給予便利。減免稅收也是她呼籲的重點,認為慈善機構應該從籌款中提取資金作為行政開支,財務審查製度也需要完善。
2005年7月,楊瀾和先生一起決定將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無償捐獻給社會,同時設立了“陽光文化基金會”。楊瀾夫婦的舉動引起輿論嘩然。此前,在2004年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上,楊瀾排名第六已經引起了公眾關注。
雖然一直在盡心盡力地做慈善,但是楊瀾本人一直非常低調。聽到外界對她捐款3000多萬元的各種說法後,楊瀾隻是通過公司發表了一份聲明:在排行榜公布的楊瀾女士的捐款中,絕大部分是楊瀾女士和她的先生吳征以個人名義捐助的。其中,有2600多萬元是楊瀾女士和吳征先生去年個人捐款成立的私人慈善基金“陽光教育基金”,今後以每年的投資收益用作資助資金來源,故排行榜公布的捐款數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與慈善事業接觸的這幾年,楊瀾對慈善的理解逐漸發生了變化。最初隻是零星地幫助貧困者,到後來專門到成立“陽光文化基金會”,把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無償捐獻給社會,對楊瀾來說,慈善已經由一時興起的善心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楊瀾說:“過去我們總認為,做慈善需要的是一顆善心,很多人把它看做一種‘一時興起’的投入。但是真正上升到慈善事業的層麵,它需要的是一套科學的管理機製、商業上的成功運行模式。對於我個人而言,它從一種感性的衝動,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沒有楊瀾那樣大的能力,但是,我們應該學習她這種致力於做慈善的精神。她想用自己的財富來做基金會,期望可以像美國的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那樣,建立自己的模式,長期關注某些領域。
楊瀾說,“雖然我們在規模上沒法和他們相比,但是我希望從我開始,積累基金會的傳統。在具體操作上,由於內地還不允許成立個人基金會,‘陽光文化基金’在香港成立。”在香港建立基金會,對楊瀾也是一個逐漸摸索的過程,現在法律文件遞交了,正在等著走完程序。“香港的慈善事業製度非常完善,捐出去的錢想收都收不回,有一整套的運作程序。我自己也是在邊做邊學,我的律師告訴我,香港的基金會做環保不能免稅,但是西歐和美國就可以,我正想弄清楚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