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 第二十七章 改變(1 / 2)

(終於碼完了,沒有存稿真是痛苦,看在醉魚這麼努力的份兒上,各位多多點擊和收藏吧,給張紅票更是萬分感謝)

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全部告訴謝軒之後,楊非本想告退,卻被謝軒叫住,交個他一枚玉簡。

“這玉簡我已經特別處理過,雖然你還不能用神識觀看,但隻要將靈力輸送進去,便能在空中出現光幕,裏麵是一些道術法訣,你將《上善若水》的根基打好,修煉到築基二層之後,便可以在其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法術,《葵水劍訣》的攻擊太過單一了。”

楊非聽了大喜,他現在手上最缺的便是這些基礎道術的書冊,如果謝軒早點給他,他也不至於會要跑到踏仙院借書。

忍不住當場將靈力輸送進去,屋內頓時出現了和謝軒先前教他時一樣的白色光幕,上麵圖文並茂,講解極為詳細。

下午將十畝靈田用葵水訣處理完,天色已晚,楊非回山吃過晚飯後便來到小水潭附近勤修《上善若水》篇,白日裏與曾凡一戰耗盡的全身靈力,修煉不一會兒已經全部補了回來,他仔細看著體內丹田處的藍色氣旋,覺得它的顏色又深了幾分,靈力在體內流動更加順暢。

之後,楊非開始回顧和曾凡一戰中的細節,尤其是那些臨時對葵水劍訣做出的改動之處。中午吃飯時,他也曾和箭頭他們討論過今日的比試,眾人中出了箭頭之外,對他敢隨意對劍訣做出改動都表示驚訝,因為像五行劍訣這些劍訣在門中存在了不知道幾百年,劍訣中瑕疵早就在曆代的傳承中被慢慢剔除掉,整部劍訣堪稱完美,他們從未想過對其作出改變,而是努力改變自己去達到劍訣的要求。

這方麵箭頭倒是與楊非的觀點相同,他在軍隊中呆過,軍中的武技大多簡單實用,沒有繁雜的定式,同一式劈砍每個人施展出來都有不同的技巧,要知道戰場上,隻有琢磨出最適合自己的武技,才能最大限度的保住自己的性命。

赤昶他們聽了這些道理,似乎都有些感觸。

現在回想起來,謝軒教授自己劍訣時,並未對劍招做太多解釋,也是這個道理。楊非自幼學得便是野路子,沒有對那些流傳已久成定型招式的敬畏,倒是正好和謝軒的教導方式對上號。

在水潭邊仔細回想了一遍白天的招式,楊非發現,他還是比較喜歡進攻,連“莫柔於水”這種純粹防禦的招式都被他改成了進攻的招式,雖然威力不大,但極具欺騙性,他白天便是借此吸引了曾凡的注意力,一步步將他誘入陷阱中。

想到得意處,楊非不禁開始在水潭邊演練起來,到最後一式“滴水穿石”時霍然發現,他已經能凝聚出十七滴水珠聚成小劍,威力更增,這才歡歡喜喜的回到輪回峰休息。

一夜無夢,從第二天起,楊非生活重新恢複平靜,每日細心照顧靈田,鍛煉身體,修煉《上善若水》篇,琢磨《葵水劍訣》,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轉眼半個月過去,在這段時間裏,箭頭告訴他們的消息果然被一點點的放了出來,經過了不少掩飾,大部分弟子隻知道在比昆侖山更遠的西方,出現了不少妖魔,不過被昆侖弟子擊退,並沒有將這個消息放在心上。倒是門內的一些改革,引起了弟子的關注。

首先是在淩霄峰西側的一座山峰上,門派開放了西市,用作門內弟子交易的場所。隨著近年來門內弟子的增多,弟子之間的交易也越來越頻繁,隻是以前有長老認為修真者應該修身養性,不宜將太多心思放在這些俗事上,對此一直持反對態度,所以此事一直到現在才被通過。

門內弟子對此大多持支持的態度,作為現在修真界最底層的一部分人,他們不同於修真界初始時的前輩,那些人每走一步都是在探索,因此需要將全部精力放在對天道,對永生的探求上,無暇他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