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一章(1 / 2)

《序》

周遭的空氣讓人感到窒息,把頭常深埋在書堆後,望著窗外,天空是灰色的質地,伴著久久未散去陰霾,在這逼仄的教室中,能清楚的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欲望在指引著我……

這是高三餘盡的時間裏,給我最真實的感受。命運常和我們開玩笑,那麼我要做的就是逗命運笑一笑。

所謂的什麼素質教育,完全是在禁錮我們的思想,把我們培養成“塑質”高的新一代。我還沒有勇氣放棄做人的權利。所以決定在高考前的黃金時段,抽空完成這部小說,算是我的考前衝刺吧!自己的成績一直為班級的“高考工程”打著“地基”因此倍感欣慰。可畢竟高考臨近,想必將是個多事之夏。思緒會常被打斷、停滯。有恐文學底蘊的質量不夠,不知依靠這樣的慣性能走多遠?

一直暗地謀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講述故事,油然而生了“第四人稱”的想法,因此書名定為《第四人稱》。可不久前閑逛書店,不小心發現郭敬明手下一員大將陳龍把這美名先強奸了去,並產得一書。不禁使我花容失色,當即舍棄多日夥食費用,購之一本充當精神食糧苦讀。讀後萬分慶幸與佩服,故事與書名毫無瓜葛,在此深表感謝。

可心中仍存不爽,好比費心為要出生的孩子想好了名字,卻被他人先叫了去,而且叫的響亮。但這一切隻怪我“老婆難產”,中國又沒有給未出生的孩子上戶口的先例,我也隻好接受現實。

隻懇求廣大讀者,記得此書為我王某人所作就好。別撫摸著我的孩兒,卻把他父親想成他人,我堅信:吾妻乃是牢守婦道之人!更何況此書是我“自懷自產”。-

為表紀念特在此獻上首小詩:

《一問.都不知》

不知啊不知

不知何時動了邪念要作此書

不知啊不知

不知故事何時開始怎地結束

生命的河流啊

潺潺湧動著太多的未知

啊欣喜參透的

卻往往是迷霧的開端

人的一生完成

屬於自己的

喜怒哀樂後

就該死去

他們的世界裏啊

已有他們的“你我他”

誰都無法再插足

當小三嘍

我落筆那刻

也注定無法控製他們

請別追問我什麼

我都不知啊

你我都是第四人稱的看客

我把現代詩浪費紙張功能

發揮到了極致了啊

隻為祝願

這部

幽默的

諷刺的

什麼什麼的

小說

goodluck

被別Fuck

王振宇2011年3月

《第一章》

綠皮車緩緩駛向T市,T市是座東北新開發的小城。新城就好比逐漸變壞的男人,總要五毒俱侵,身處烏煙瘴氣之中。

車站邊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倏地一夜間拔地而起。汙染極為嚴重。各類工廠的煙囪也是琳琅滿目,住在火車站邊的居民通過判斷每日滾滾濃煙的走向,就可知道風向。更有甚者,可通過煙的濃度來判斷風速,比天氣預報還準。不得不承認這是政府對人民的厚愛。

這源於T市近來為要參評全國B級旅遊城市。既然是旅遊城市,那經濟環保就要兩手抓。便把新興的工廠都堆到了火車站周圍的郊區上。當時這個決策爭議很大,當然爭議是領導們的,與百姓無關!

反對者認為:“工廠建的離車站這麼近,被坐車來訪的領導看到如此之大的汙染,旅遊城市勢必沒戲!T市也將因此損失一大筆國家補助的建設資金。”

支持者則認為:“來訪的領導個個開的是豪華的公家車,沒見過坐火車來的!”

反對者又認為:“那旅客也做公家車來嗎?哪位旅客不小心中了毒,把咱告了!建設資金就打了水漂不說,咱在搭錢犯不上啊!”這為民的精神令人感動!

雙方僵持不下,各執一詞。就這樣會議連吃帶喝的開了五天,討論空前重複與激烈。

當市長發現T市中僅有的五家四星級酒店都吃過了後,迫於無奈,不得不開了金口:“各位領導們,這是很好解決嗎!這事很簡單嗎!規定火車進站前一公裏處旅客必須關閉車窗不就行了嗎?這是為旅客安全著想嗎!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體現嗎!這很好嗎!是不是嗎?”想必市長定是思母心切,一個“嗎”字放到嘴邊,死活沒讓它下來。

領導們見市長發了話,紛紛表示讚同,直誇市長英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