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朋友的話之後,他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癟了,不想再重新構思。於是,他直接就把這篇小說投到了兩家雜誌社,但都被退了回來。從此,他對寫小說不再有強烈的興趣了,自信心也消失了。
自那以後,這個年輕人雖然也有過幾次衝動,開過幾篇小說的頭,但至今仍沒有結果。再後來,他便放棄了文學之路。
其實,這位年輕人以他的文學基礎及他的創作條件而論,完全有才能在文學創作上有所成就,但可悲之處就在於他缺乏耐性、缺乏堅韌的意誌、鬆懈情緒窒息了他的創造才能。
追求高質量的人生,全靠我們的勇氣;全靠我們的信仰;全靠我們的恒心、毅力和行動。唯有如此,方能成功。一個人如果沒有毅力,那麼他必將被生活中的種種挫折打敗,甚至在還未開始前,就已經被打敗。有毅力,你才會贏。
對於每一個人來講,勤奮的努力就如同一杯濃茶,比成功的美酒更於人有益。一個人,如果畢生能堅持勤奮努力,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功。它在一個人精神上煥發出來的光彩,絕非是胸前的一些獎章所能比擬的。
下麵這段名言就是聞名於世的麥當勞創始人克羅克的座右銘,它現在仍鑲嵌在麥當勞世界總部的一個十分精致的鏡框裏。據說,它最早出自美國總統柯立芝之口。這段話是這樣說的:
“在世界上,毅力是無法替代的。天賦無法替代它,有天賦卻失敗的人比比皆是;教育無法替代它,受教育卻失敗的人到處都有;才能無法替代它,有才能卻失敗的人隨時可見;隻有毅力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的。”達·芬奇曾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礙。”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目睹了絕大多數人在失敗中倒下去就再也沒有爬起來。這些人就是缺乏毅力。
毅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隨隨便便就產生的,它正是人的一種習慣,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發展起來的。猶如人的其他各種心理形態一樣,培養毅力也必須要以清楚的動機作為基礎。這些動機就是:
——準確的目標。這是培養毅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明確自己所渴望的是什麼。強烈的動機會幫助人們擊敗很多挫折。
——欲望。若有強烈的欲望,就比較容易獲得和保持毅力。
——自我激勵。要有實現這個計劃的自信心,並能激勵自己去征服實現計劃中的任何阻礙。
——計劃明確。有組織的計劃可以引發毅力,即使這個計劃有些不完整和局限性。
——計劃的落實。觀察與分析必須仔細,不能用猜測來代替紮紮實實地去做。
——協調合作的精神。培養毅力還必須是相互之間達成的諒解與融洽的合作。
——意誌。思想集中到準確的計劃上也會產生毅力。拿出勇氣來反省思過、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毅力,將毅力培養成一種習慣,你便會因你無堅不摧的毅力而獲得豐富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