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有時就這麼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規,等待你的隻有失敗;相反,如果你稍微動一下腦筋,對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一番創新,就能獲得成功。
作為現代人,我們必須具有創新意識,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與形勢變化而采用不同的戰略,這樣才能增加取勝的籌碼。
在美國,曾有一家報紙以《一個針孔價值100萬美元》為大標題,報道了一件小事:
美國製糖公司海運方糖到南美,因途中受潮,損失不小。請專家研究解決辦法,雖然耗資不小,但始終沒有收獲。
這時,公司的一個工人經過認真考察發現,輪船雖然配有通風設備,但是方糖被包裹得緊緊的,實際上是密不透風的。於是,他試探性地在一些包裝盒上打了幾個小針孔,讓包裝盒內外通氣。後來,他們發現,這樣做非常有實效,這些方糖再也不那麼潮濕了。
因此,工人便將自己的主意講給了老板,老板發現這確實是個切實可行的方法,於是采納了這個工人的意見。並且,還拿出100萬美元作為對這名員工的獎勵。
一個日本人讀到了這一報道,也對這個針孔通氣的方法產生了興趣。於是,他試著在打火機的火芯蓋上釘了個小孔,這一舉動竟使原本灌一次油隻能用10天的打火機延長到了能用50天。很快,他便申請了專利,並投產了改進後的打火機。後來,這位日本人又在女傭的紐扣上打個小洞,注入香水,因為液體易進不易出,從而香氣隻能微微散發,絲絲飄飛,長期芳香誘人。這種新紐扣一經投產即博得女性喜歡,因此訂單很快就如雪片般飛來。
美國工人以針孔解決方糖潮濕問題,雖然依據的僅是初級的物理知識,但實用性很強,獲巨獎是當然的。日本人卻能從中學習到解決其他難題的方法,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實為更高明之舉,自然更能獲取得巨大的效益。
這位日本人善於借用他山之石以攻玉,可謂高明之舉。盡管方糖與打火機、紐扣風馬牛不相及,但通風透氣是它們的共同點。雖然許多人讀了美國報道都眼饞,想賺大把美元,卻對針孔原理無動於衷。而這位日本人卻能從中領悟到製勝的原理,通過將針孔原理與自己所關注的打火機、小紐扣聯係起來,使自己進入創意的天地。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辦法。不要認為創新很難,提到發明創造很多人會馬上想到:“那是專家的事。”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因為某某人有發明創造,我們才稱之為專家;而不是因為某某是專家,他才會有發明創造。俗話說的好:“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隻要你能經常動腦,注意身邊的小事,你就會有創新的靈感。
創新是一個人迅速走向成功所必備的優點,也是每一個成功者都應該養成的做事習慣。雖然許多人也非常優秀,並且個人也是非常有才華與學識,但是卻仍然沒有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做事總是囿於固有的經驗與知識,而不敢大膽地進行創新。
在1974年,美國政府對自由女神像翻新後留下一堆廢料,便開始向社會招標清理廢料。結果無人競標。這時候,一位猶太人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當他看到那些堆積如山的廢料,未提出任何條件便當場簽字。不少人對此表示不解,結果卻出乎意料——這位猶太人不僅清理了垃圾,還使這些垃圾變成了金塊。
他把這些材料分類加以利用——把廢銅融化,做成小自由女神的銅像;把廢木加工,做成木座;廢鉛、廢鋁則改造成廣場的鑰匙;甚至還將灰塵出售給花店。如此一來,不僅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還避免了因環保問題產生的糾紛。不到3個月時間,這堆廢料就變成了350萬美金。這位猶太人便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往往會形成一種處世方法,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做事習慣,總是習慣性地不加思考地按常規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時候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所以,在麵對這樣的問題時就要學會大膽創新,而且也隻有創新才有出路。
打破常規,實際上就是要發散自己的思維,“不按牌理出牌”,從常人難以想到的地方進行思考。其實所有前人總結的管理模式與方法,對處於嶄新環境中的企業來說,都隻能提供一個借鑒和參考,我們決不能生搬硬套、照貓畫虎,而不考慮自己企業的具體情況,活在模式的陰影裏。
發揮創新潛能,敢於冒險與創新,精心地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養成每天都換一個大腦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