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元大陸偏南一隅,幅員遼闊,物種豐富,大夏王朝建立初期,大量黎民百姓處於戰亂荼毒,水深火熱之中,而中部偏西方向一個角落,這裏卻一片寧靜祥和,一座巍峨的蜿蜒大山橫跨大半西部地域,阻隔了與外界的一切聯係。
蜿蜒曲折的蒼茫大山縱橫交錯,橫臥南北,而眾多的支脈更是盤根錯節,多少年來,許多先輩前赴後繼深入大山,希望能夠找到通往山外的路,而祖祖輩輩那麼多年卻從未有人真正走出過,不說劇毒的昆蟲蛇蟻,單單許多凶猛的野獸,也不是凡人所能對抗的。傳說,山裏不但有野獸,還有妖怪,隻有神仙才能闖出去,還有人說,山裏有仙人,隻要得到仙人指點,便可呼風化雨,上天入地。
常年的戰亂民不聊生,為了避免被奴役,許過平民紛紛遠走他鄉,逃向西部,最後紛紛找到山腳紮下根來,慢慢的日積月累,整個蒼茫東部山下已經族群過萬,雖然兩邊都是依山而活,但卻老死不相見麵,傳說,誰能夠跨越大山,便可得道成仙,兩邊的人們自出生以來均對此傳說向往不已。
而山中的許多猛獸與藥草,深受許多高官貴族權勢喜愛和收藏,許多冒險者更是趨之若鶩,成群結隊進山狩獵,人員的大量流動,使得城鎮逐漸向城市發展。
浩瀚無邊的蒼茫山腳下,一座荒僻的小山村盤踞於此,樸實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平凡的生活。
一個背向夕陽,有些頹廢的身影印照在山下村民眼瞼中,錦碩,一個略顯消瘦,但卻擁有一雙沉寂如水的眼瞳,沒有人明白他在想什麼?通過多年的了解,錦碩行事如風的個性深得村民讚揚。
已經十三年過去了,按照村裏長者估算,錦碩應該有十五歲左右,據村裏老人講,當年一位老樵夫進山砍柴,天空突降大雨,最後被迫留宿荒山野廟過夜,發現了餓的前胸貼後背,奄奄一息的錦碩,當時僅僅兩歲的摸樣,遂背回家好生照料,這才救回他一命,由於脖頸處一個紅色掛墜上麵反麵與正麵分別刻有錦與碩二字,後來樸實的村民便直接稱呼錦碩。
夜裏的山風涼氣襲人,在老樵夫帶回卜凡六年後,一次風寒無情的奪走了老樵夫的生命。從此,錦碩再次成為孤兒,人們遵循老樵夫遺願,答應幫忙照顧卜凡。
後來,不久之後,錦碩便消失在了人們眼中,隨後,一些家裏勞動力不足的村中老者,家中時常會出現一些新鮮的肉質或水果,對此,眾人一直追尋未果,雖然素未謀麵,但對這個好心人,所有人心存感激不已。
直到兩年後,一次偶然,一個老獵戶發現了那座破廟,並且發現了曾經消失的錦碩,此刻的錦碩臉上稚嫩初顯,背著一把砍刀,正欲進山打獵,這些年的自力更生,使錦碩年紀輕輕便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小獵人。得知消息的村民紛紛上山探望,多次勸解,希望錦碩能夠回來與大家一起住,也好互相照應,畢竟一個孩子住在深山破廟裏很不安全,但都被錦碩婉言謝絕了,答應以後會去村裏看望各位長輩,眾人這才罷休。當得知這些年的作為都是錦碩所為時,一個個更是老懷欣慰,感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