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楊炎還不知道的是,他埋下的不是一顆種子,而是三顆。
朱標思考了片刻,問道:“先生上次說,想要延長大明的國運,就要科學的認識這個世界,可是當我們做到科學的認識這個世界之後,又會怎麼樣呢?”
“問得好!”
楊炎對於朱標的接受和思考能力,很是滿意。
古人其實一點都不蠢,他們隻不過是受限於當前的環境罷了,幾乎很難有人能夠超越他當前所在的社會。
除非像楊炎這樣從後世而來的穿越者。
楊炎道:“我們前麵說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由生產關係構成的社會基礎則會決定上層的構築。”
“隨著科學的發展,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當生產力提升以後,舊的生產關係將不能滿足生產力。”
“當舊的生產力關係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時,先進的生產力會反對舊的生產關係,進而推翻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
這段話對於古人而言,可以說是極難理解,但是朱標以及一牆之隔偷聽的朱元璋和劉基,他們都有了前麵的基礎,所以能夠輕鬆的接受並理解。
楊炎繼續道:
“因為生產力提高,生產生活的產品將日趨豐富,新的生產關係,將不再單純的以土地和佃農為主,而是會以資本和雇傭為主,所謂資本,說白了就是本錢。就像一個人升官,他需要資本,而一個人想要從事更高生產力的生產活動,他也需要資本,也就是生產所需的本錢。”
“資本家占有資本,也就意味著他占有絕大部分的生產所需的本錢,而沒有或者失去本錢的勞動者,就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於資本家,成為一名打工人。”
朱標聽罷,皺眉思索。
好一會之後。
朱標有些不解的問道:“可是這和地主與佃農的關係,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啊?”
“不一樣。”
楊炎搖頭道:“佃農和土地是綁定在一起的,地主也是主要通過收取地租的方式剝削佃農。”
“而資本家則不再依賴土地,他們用本錢購買的是打工人的勞動力,而勞動力在被雇傭勞動時所生產的價值,其實遠遠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時付出的本錢,而這超出的部分便是打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這一部分剩餘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代表占有,成為他們繼續擴大生產的本錢。”
“而資本家這個壓榨占有打工人剩餘勞動價值的過程,是相當隱蔽的,因為它是隱藏在生產的過程中的,不會像地主剝削佃農那麼明顯,往往打工人被剝削以後,還要轉過頭來感謝資本家給他們這份工作。”
朱標聽罷沉默了半晌,幽幽道:“聽先生這麼說,生產力提高了,新的生產關係也建立了,但是……”
“打工人……好像也挺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