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坐著的學生,很有可能是大明的儲君!
有了這個念頭之後,楊炎的腦海中閃現過之前的一幕幕。
將他一個死囚從天牢裏調出來,備好酒菜開小灶,把酒言歡,而且說的大多都是妄議朝政之言。
楊炎知道對方絕對是有些來頭的,不過當時的他並不關心。
年紀不大,卻擁有非常不錯的學識和見識,而且能夠接受他講的新知識,並加以理解,有時候甚至能夠舉一反三。
楊炎很喜歡這樣的學生。
他也沒想到,自己來到大明,還能遇上一個這麼合他胃口的學生。
現在想來,如果這個學生真是朱標,那麼這個學生可是朱元璋調用大明的資源悉心教導,曆史上屈指可數的優秀儲君。
這也就不奇怪了。
還有,自己對實事發表的看法,比如科舉和賑災,都能夠通過政令得以迅速的實施。
也正因為此。
黃子順?皇子孫!皇室子孫!
自己本該想到的,奈何之前自己一直抱著秋後問斬回到原來世界的想法,心思完全沒有留在大明上麵,所以也懶得去想這些東西,和朱標的交談也隻是順勢而為,單純的為了打發時間和得到庇護。
雖然是這樣,但楊炎教朱標絕對是用心的。
“先生,怎麼了?”
見楊炎陷入了沉思好一會,朱標忍不住發問。
“噢,沒什麼。”
楊炎思緒一下從遠處飄回,道:“對了,你剛剛問我什麼?問我的人生價值觀是麼?其實,我的人生價值觀跟你的差不多。”
對楊炎有些的敷衍的回答,朱標不免有些失望。
以前的先生不會這樣,以前的先生總是從實際問題開始導入,拋出的每一個問題絕非任意為之,而是引發他的思考和求知欲,然後會深入淺出的聯係實際給他分析,水到渠成的引導他深入思考,看到問題的本質,將一個表麵上看著簡單的問題分析得鞭辟入裏,入木三分。
但是,今天的先生有些不對勁。
死裏逃生本來是大喜之事,但從出了天牢開始,先生的興致就不高,始終處於一種心不在焉的狀態,仿佛有什麼問題在困擾著他。
難道是在天牢裏待久了,剛恢複自由一時間適應不過來?
他的問題和話都有些沒頭沒尾的。
果然又來了。
隻見楊炎想了想,問道:“你父親上次來找我,還帶了一個老夥計一起來,好像叫……老徐?對嗎?”
“嗯。”
朱標點了點頭。
上一次朱元璋去找楊炎的時候,確實帶上了北伐剛回來不久的徐達,後來兩個人還被楊炎帶上了天。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在給楊炎介紹的時候,老徐被他故意叫成了老餘。
楊炎不動聲色,心中卻已然有了確切的答案。
錯不了了,他在天牢裏的獄友,也是他在大明的學生,就是大明的儲君,太子朱標!
既然他們都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那正合楊炎的心意。
一來,他來自後世,在後世早就沒有了叩拜的禮儀,讓他去叩拜別人,他也不好受,當然是能避免就避免,二來,他隻要假裝不知道,以後行事說話仍舊可以無所顧忌。
所以為什麼不假裝不知道呢?
楊炎已經開始在接受他以後要留在大明的事實了。
自然死亡會回到原來的世界。
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在大明多活一世。
隻是不知道在大明活了一世之後,再回到原來的世界,還能不能適應?主要是心理上適不適應?
不過那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現在去就去想,多少有些杞人憂天了。
原本楊炎還覺得,如果隻是自己一個人的話,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的話,效率還是太低了,有可能努力了一輩子,雖然自己必然能夠富甲天下,妻妾成群,但對於這個世界而言也隻是杯水車薪。
但現在不一樣了。
我的學生,是當朝的太子朱標,也就是大明未來的主人……
等等,不對。
朱標的身子骨還沒有熬得過老朱,英年早逝,最後壓根就沒有登上皇位。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