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一生含辛茹苦,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不辭辛勞地為孩子安排好他人生中的每一步,自己不但過得非常辛苦,而且失去了太多最珍貴的東西,因為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快樂!父母對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的無情剝奪,甚至會給孩子的心理蒙上陰影。

作為孩子,他們很容易得到快樂,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單純的,他們所需要的快樂也是簡單的:與大人和諧相處,與小狗一起跑步、玩耍,每天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做事成功後的喜悅,參加比賽得了獎,把想要說的話都說出來,能好好地思考,交許多知心的朋友,爬上高山、俯瞰大地,付出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等。這些在大人眼裏毫不起眼的小事情,都可能給孩子帶來真實的快樂感受。

其實,孩子幼小的心靈是純真的,所以他們看到的這個世界也是單純美好的,他們的快樂是簡單而直接的,這種快樂是無價之寶。快樂是孩子的天性,是每一個人都想追求的東西,是人的心靈最需之物。然而父母的嚴格教育、繁重的學習任務慢慢地會把孩子的這種天性磨滅掉。父母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應該幫助孩子營造追求快樂的環境和擁有追求快樂的能力。

孩子的快樂被剝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知道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教育的最好方法是保證孩子在快樂的心情下學習到知識。如果父母總像教官一樣催促著孩子,孩子就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結果孩子並沒有真正學習到知識,反而容易讓孩子對學習深惡痛絕,孩子也不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心理學家的研究已經證實,假如一個孩子從小就被剝奪了享受生活的權利,他會過早地失去快樂的心靈,那麼他的人格就得不到健全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很多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學業,卻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感受,這樣一來,就算成績再優異也隻能算是一個隻知道學習的工具。因為他們早已失去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他們體會不到人生的樂趣,生活的真諦,就算他們取得多麼優秀的成績,也不會有幸福可言。

很多父母根本認識不到這一點,就算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在生活中處處碰壁,他們也不會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他們認為,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並給他們教育,使他們成人並獲得成功,自己的義務就算是完成了。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要體現父母責任心的最好辦法就是嚴格要求孩子,隨時督促孩子的學習。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的自覺性很差,必須要父母提醒,刻苦的學習能使他們獲得生活的技巧和能力,這當然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強的競爭力在社會上拚搏。

這些父母的想法似乎無可非議,他們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努力學習是件好事,因為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獲得一席之地,勤奮學習也算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否定輕鬆的享受,生活是充滿各種樂趣的,不能隻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枯燥,過單調乏味的生活,這樣的人生是非常不幸的。

卡爾·威特一直告誡兒子,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樂觀的生活態度。保持快樂的心態,無論以後從事什麼工作、取得什麼成績,都是自己的人生。

要做一個幸福快樂的人,肯定首先要去追求幸福和快樂。作為父母無法保證孩子一生的幸福快樂,但至少可以讓他學會去理解幸福快樂的真正意義。父母能保證的就是讓他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形成樂觀的人生態度,這將讓他終生受益。

有一天,卡爾·威特看見小卡爾·威特一個人坐在角落裏顯得無比困惑,卡爾·威特想他可能又遇到了麻煩的事情,就走過去問他:“小卡爾·威特,是遇到困難了嗎?需要我的幫助嗎?”

“爸爸,你不是時常鼓勵我要獨立思考嗎?我想先自己思考。”

“那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見,但是有什麼不明白就來和我商量。”

過了幾天,小卡爾·威特主動到書房找父親,“爸爸,我已經獨立思考過了,但是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你不會拒絕我吧?”

“當然不會的,孩子。獨立思考並不是說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許我無法給你一個正確的答案,但至少我們可以討論,我也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我怎麼也弄不懂拉丁語的語法知識,我很著急。”

“拉丁語語法知識?你的學習計劃中並沒有這一項課程啊?”

“哦,是沒有,但是我在說拉丁語的時候總是會犯語法錯誤,總是愛講病句,別人都嘲笑我,所以我想盡快學會語法知識,這樣就可以少出錯了。”

“你能這樣想我很高興,但是你還是個孩子,依照我的經驗,你現在不要去學習,對於你這樣的孩子來說,學習拉丁語語法是非常困難的。”

“可是,爸爸,你不是告訴我,一個人不應該總是懼怕困難嗎?為了真理和知識不是應該勇往直前嗎?”

小卡爾·威特能這樣想,讓卡爾·威特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學習拉丁語語法的確非常困難,對於他這樣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當然,但是我們現在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先把詞彙學習好,多說多練,在使用中慢慢總結它的語法。再說,我們身邊很多人並不會一點語法知識,但是他們仍然能正確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