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平等對待孩子(1 / 1)

卡爾·威特認為,隻有父母平等對待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樂觀的態度。沒有得到平等地位的孩子,會表現出行為不良、自卑、退縮等不良品質。

平等對待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管你的孩子是否如你期望般聽話,是否淘氣,都應該接納孩子。

平等對待孩子,要表揚孩子的一些正確的決定,比如孩子做出你認同的決定,得到你的讚揚時,他就會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平等對待。

平等對待孩子,父母也要學會征詢孩子的意見,比如晚餐時間,你可以詢問他是想吃胡蘿卜還是想吃黃瓜,同樣,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己得到了重視。不要持批判的態度對待孩子,對孩子過多指責,就會失去很多和孩子在一起的樂趣。

平等對待孩子,就不要在公眾場合羞辱孩子。父母不能當著孩子和他人的麵數落孩子的不是,孩子做錯了事情,要批評孩子時應當批評他所做的事情,父母可以說“孩子,你今天做的事情讓爸爸很生氣……”,而不能說“你是個傻瓜……”等這些損害孩子的人格、摧殘孩子的心靈的話。在公眾場合,若需要孩子服從決定時,必須向孩子解釋理由,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而不要武斷地決定一些事情。

平等對待孩子,還要平等對待孩子的天性,因為孩子的天性非常重要,這會促使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學習的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從小事做起,逐漸發掘孩子的這種天分,讓其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學習固然是重要的事情,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心情變化,避免孩子出現厭倦、發脾氣、對身邊事物極度冷漠、攻擊性強等不健康的心理表現。家長要帶領孩子走過單調而乏味的學習曆程,教孩子熱愛生活和周邊事物,積極參與到孩子的認知範圍裏去,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總而言之,平等對待孩子對於其形成健康的人格是很重要的。但是平等對待孩子不等於縱容,也不等於一味地遷就和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孩子需要和父母一樣擁有平等的地位,因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平等的,父母不要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他就要什麼都得聽自己的,也不要把自己淩駕於孩子之上。

卡爾·威特教育理念:

平等對待孩子就是在潛移默化地教孩子學會以後怎樣與人相處,隻有雙方的地位都處於平等的狀態下才能將談話進行下去。這種教育方式不僅不會傷到孩子,反而會讓他們學會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