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是心靈的寫照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心靈是眼神之源。
人的個性是一成不變的,無論其修養功夫如何深遠。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看人的個性還是簡單的,而情的表現則不然。性為內,情為外,性為體,情為用,性受外來的刺激,發而為情。情所表現最顯著、最難掩的部分,不是語言,不是動作,也不是態度,而是眼睛,言語動作態度都可以用假裝來掩蓋,而眼睛是無法假裝的。我們看眼睛,不重大小圓長,而重在眼神。
眼神看人的方法由來已久。史書《三國誌》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曹操派刺客去刺殺劉備,刺客見到劉備,並沒有當時下手,而是與劉備討論削弱曹操勢力的策略。他的分析極合劉備的心意。
不久之後,諸葛亮進來,刺客很心虛,便托辭上廁所。
劉備對諸葛亮說:“剛才得到一位奇士,可以幫助我們攻打曹操。”
諸葛亮卻歎息一聲,慢慢說道:“此人一看到我,神情畏懼,眼中時時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泄露出來,他一定是個刺客。”
於是,劉備連忙派人追出去,刺客已經跳牆逃走了。
諸葛亮在瞬息之間,透過眼神的變化,便看出一個人的目的和動機。這就說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發射出千萬個信息,表達豐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處的秘密。
眼神是一個人麵部表情中最主要的部分,它與人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
當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產生了好感,他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多會用一種帶有幸福、欣慰、欣賞等感情交織在一起的眼神不住地打量對方。
當一個人表示對另外一個人的拒絕時,他會用一種不情願,甚至是憤怒的眼神,輕蔑地進行嘲諷。
當一個人用非常友好而且坦誠的眼神看另外一個人,間或地還會眨眨眼睛,說明他對這個人的印象比較好,他很喜歡這一個人,即使他犯了一些小錯誤,也可以給予寬容和諒解。
當一個人用非常銳利、冷峻的眼神審視一個人的時候,有一種警告的意思。
在談話中,一方的眼神由灰暗或是比較平淡的狀態,突然變得明亮起來,表示所談的話題是切合他心意的,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眼神裏的心理,是人類的一個廣闊領域。
眼神傳遞的心理,在兩性關係上也甚為突出。正如古羅馬詩人奧維特所說:“沉默的眼光中,常有聲音和話語。”古時候,當兩性相愛時,曾有“心許目成”,“暗送秋波”之詞,來表達他們的情花愛果。當今,兩性較前複雜,使用的詞語更豐富,比如“眉來眼去”、“含情脈脈”、“眉目傳情”、“一見鍾情”等等。任何青年戀人,必然閃爍著雙雙美秀而深邃的眼睛,從中相互窺探會意對方內心深處的奧秘。
男女用眼神來傳情達意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
對異性隻看一眼,就故意將視線移開,然後用好奇的眼神偷偷窺看的人,恰恰表明其渴望與異性交往,這是心理的反向作用。
凡是保持同一眼神不變,目不轉睛注視對方的女性,表明她內心隱藏著某種秘密;而男性保持同一眼神不變,仔細地觀察女子的體形和外表,那是尋找著心理上接近的熔點。
男女雙方以親密的眼神不時地對視,是將對方引導到自己心上,進行會情會意的交流。
當高朋滿座時,四目交織,他以期待的眼神注視她,意思就是說:“今晚還在老地方見好嗎?”如果她的眼神含笑,則是對他做出 “OK”的承諾。如果她用不同的眼神來回答,則是說:“沒空!”。
女子流波轉盼,含情脈脈,用近似調情的眼神,捕捉著男方眼睛裏隱藏著的訊信,則是在說:“我喜歡你,我們可以在一起了。”。
夫妻間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多是關心,勸告和原諒。如在招待客人時,丈夫與客人興致勃勃地頻頻幹杯,夫人用眼神橫射丈夫是在說:“血壓這麼高,還這麼貪杯。”丈夫以乞憐的眼光看一下夫人,則是在表示:“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眼神雖不是有聲語言,但恰似有千言萬語萬語千言的隨心傳播。
總之,眼神有散有聚,有動有靜,有流有凝,有陰沉,有呆滯,有下垂,有上揚,仔細參悟之後,必可發現人情畢露。
視線變化述說心理變化
深層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視線上。視線的移動、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達了不同的心理狀態。因此觀察視線的變化,便可知曉人們內心的狀況,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觀察一個人的視線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首先,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一個關鍵;其次,視線的方向,即對方是正視還是斜視觀察自己的;再次,對方的視線如何移動,如視線剛接觸立刻就挪開與長時間才離開,其心理狀態是有所不同的;還有,視線的集中程度,即是否專心致誌地看自己;最後,視線的位置,通過對方視線的方位移動,來考察他的內心動力。
下麵,我們從三個大的方麵來具體分析如何通過視線變化來看透一個人。
透過視線的方向看人
在交往活動中,通常觀察人的視線方向,能透視人的心態。
一般隻注意自己手中的活計,不看對方說話,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流露;仰視對方,是尊敬和信任之意;俯視他人,是有意保持自己的尊嚴;伴著微笑而直視對方,是融洽的會意;隨著皺眉而直視他人,是擔憂和同情;麵無悅色的斜視,是一種鄙意;橫掃一眼對方突然一笑,是一種譏諷;突然圓眼瞪人,是一種警告或製止;視線從頭到腳地巡察別人,是一種審視;溫和地直視對方的眼睛,往往是彼此心存好感的兩人在說話,以示寓意通達。
當上級與下級討論工作時,上級的視線肯定會由高處發出,而且會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來。反之,作為下級,雖然並未做錯任何事,但視線卻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顯得軟弱無力。這是由於職位高低的原因。
透過視線的移動看人
在交往活動中,視線位置移動情況不同,其心態也很不一樣。
一旦被別人注視而將視線突然移開的人,大多自卑,有相形見絀之感。一般而言,當一個人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隱瞞時,也會產生這種現象。
無法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並很快收回視線的人,多半屬於內向性格,不善交際。
美國的比較心理學家理查·科斯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患有強度“自閉症”的兒童與陌生的成年人見麵,以觀測該兒童麵對成年人眼睛的長度。成年人的眼睛分蒙起與不蒙的兩種情況。當理查·科斯將兩種情況下所得的實驗結果相比較時,發現兒童注視前者的時間,居然是後者的三倍。這就是說,雙方眼光一接觸,兒童會立刻移開視線。由此可知,性格內向的人,大都無法一直注視對方。
此外,當和別人碰麵,覺得不自在時,一般人也會把目光移開,以減少不快。
如果和別人談話時,對方漫不經心轉移視線繼而又出現閉眼姿勢,那表明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如果對方帶著淺淺的微笑,目光不時和你的視線相接觸,那麼則表示他期待你繼續講下去。
在交往中,如果麵對異性,隻望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由於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譬如,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所有人的眼光幾乎都會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輕的男性往往會很快把臉扭向一旁。他們雖然也非常感興趣,不過基於強烈的壓抑而產生自製行為。但是自製反而會使興趣欲望增大,這時,他們便會用斜視來偷看。這是由於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緣故。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通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複,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有交往的可能。
透過視線的集中度看人
一般認為,目不轉睛地注視對方談話的人較為誠實。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終在盯著不放。
如果某人想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則會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時間注視對方,注視的部位是兩眼和嘴之間的三角區域,這樣信息的傳接,通常會被正確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某人希望給對方留下較深的印象,則會長時間凝視對方的目光,以表自信。如果想在和對方的爭辯中獲勝,那基本上就不會把目光離開,以示堅定。
聽別人講話時,一麵點頭,一麵卻不將視線集中在談話者身上,表示對來者和話題不感興趣。
說話時,將視線集中在對方的眼部和麵部,是真誠的傾聽,尊重和理解。
初次見麵時,不集中視線者,其性格較為主動。相反,因對方不集中視線而耿耿於懷的人,就可能胡思亂想,以為對方嫌棄自己,或者和自己談不來。因此,在無形中對對方的視線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對方的牽製了。正因為如此,對於初次見麵就不集中視線跟你談話的挑戰型對象,應特別小心應付。
有一位建築家,曾經畫過一幅皺著眉頭凝視的眼睛抽象畫,鑲於大透明板上,然後懸掛在幾家商店前,其目的是想借此減少偷竊行為。果然,在懸掛期間,偷竊率大大減少。這是因為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對那些做賊心虛的人來說,卻構成了威脅。他們極力想避開該線,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覺,因此,便不敢進商店內,即使走進商店裏,也不敢行竊了。
總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很難徹底隱瞞心事,即使有人擺出一副無表情的臉孔,但刻意的做作並不能維持長久。隻要你密切注意他視線的變化,你就能發現他心底的秘密。
眼部動作流露心機
古代孟子認為,觀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惡。他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膫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
醫學研究發現:眼睛是大腦在眼眶裏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像大腦皮質細胞一樣,具有分析綜合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中是最敏銳的,大概占感覺領域的70%以上。而瞳孔的變化,眼珠轉動的速度和方向等活動,又直接受腦神經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張合,眼與頭部動作的配合等一係列動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從眼睛中反映出來,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比言行更為真實。
所以,想要了解一個人,一定要注意觀察他眼部的動作。
眼睛上揚
眼睛上揚,是假裝無辜的表情。這種動作是在佐證自己確實無罪。目光炯炯望人時,上睫毛極力往上壓,幾乎與下垂的眉毛理合,造成一種令人難忘的表情,傳達著某種驚怒的情。斜眼瞟人則是偷偷地看人一眼又不願被發覺的動作,傳達的是羞怯靦腆的信息。這種動作等於是在說:“我太害怕,不敢正視你,但又忍不住地想看你。”
眼睛眨動
眨眼的係列動作包括連眨、超眨、睫毛振動等。連眨發生於快要哭的時候,代表一種極力抑製的心情。超眨的動作單純而誇張,眨的速度較慢,幅度卻較大。動作的發出者好像是在說:“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所以大大地眨一下以擦亮它們,確定我所看到的是事實。”睫毛振動時,眼睛和連眨一樣迅速開閉,是種賣弄花哨的誇張動作,好像在說:“你可不能欺騙小小的我哦!”
擠眼睛
擠眼睛是用一隻眼睛向對方使眼色表示兩人間的某種默契,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擁有的秘密,任何其他人無從得知。”在社交場合中,兩個朋友間擠眼睛,是表示他們對某項主題有共通的感受或看法,比場中其他人都接近。兩個陌生人間若擠眼睛,則無論如何,都有強烈的挑逗意味。由於擠眼睛意包含兩人間存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默契,自然會使第三者產生被疏遠的感覺。因此,不管是偷偷地還是公然的,這種舉動都被一些重禮貌的人視為失態。
眼睛往上吊
這種人心裏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喜歡有意識地誇大事實,他們性格消極,不敢正視對方。
眼睛往下垂
這個動作有輕蔑對方之意,要不然就是不關心對方的情形。這種動作的發出者一般個性冷靜,本質上隻為自己設想,是任性的人。
眼珠轉動
眼珠轉動快速表示此人第六感敏銳,反應快,能直覺迅速地看穿人心。這種人往往特立獨行,有情緒化的性格。
眼珠轉動遲緩則表示此人身體五官感覺遲鈍,感情起伏少,不易受他人影響,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協調。
此外,眼珠轉動的方向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眼珠向左上方運動,表示回憶以前見過的事物;眼珠向右上方運動,表示想像以前沒見過的事物;眼珠向左下方運動,表示心裏在自言自語;眼珠向右下方運動,表示正在感覺自己的身體;眼珠左或右平視,表示正在盡力弄懂所聽到語言的意思。
瞳孔變化
瞳孔的變化是人不能自主控製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縮,真實地反映著複雜多變的心理活動。若一個人感到愉悅、喜愛、興奮時,他的瞳孔就會擴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遇到生氣、討厭、消極的心情時,他的瞳孔會收縮得很小;瞳孔不起變化,表示他對所看到的物體漠不關心或者感到無聊。
正因為眼睛傳達的信息勝過千言萬語,所以許多藝術家在其作品中都是通過對眼睛進行刻畫來實現人物的心理描寫。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時甚至還要求演員在表演時把自己的動作姿勢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求“幾乎任何動作也沒有,隻有眼睛在動”。電影《克萊默夫婦》中,為爭得對兒子的監護權,夫婦倆對簿公堂,當聽證與辯護對克萊默夫人不利時,她抬起那雙閃爍著淚花的眼睛,直勾勾地望著丈夫,眼睛裏透露出處於絕望無援中,渴望丈夫念夫妻恩愛之情的求助感。此時,任何言語,任何動作,都不及這雙眼睛訴說的力量。
這正如愛默生所說的:“人的眼睛和舌頭所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
眉形看人有絕招
眉毛顯示心跡。中國就有許多用來描述人的心情和性格的關於眉的成語。比如說:眉開眼笑、眉飛色舞、橫眉豎目、愁眉苦臉、慈眉善目……
眉,從門麵來看,象征一個人的修養和性情,如果大家對三國演義或水滸傳裏的人物有印象,就可以看出粗漢必然有雙粗濃亂眉;文采智謀過人的角色,則必然是眉秀細長。
曾國藩說:眉崇尚光彩。好的眉毛表現在四個方麵,即“清秀油光”、“疏爽有氣”、“彎長有勢”、“昂揚有神”,也就是說,眉毛應該有光、有氣、有勢、有神。在這四個方麵,清秀油光顯得最為重要。
眉毛有光亮,顯示這個人的生命力比較旺盛。通常情況下,年輕人的眉毛都比較光潤明亮,而老年人的眉毛往往比較幹枯而且缺乏光彩。這就是因為年輕人生命力旺盛,而老年人生命力開始衰退。
眉毛的光亮可以分為三層:眉頭是第一層,眉中是第二層,眉尾是第三層。層數越多,給人的印象越好,得到他人的提攜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人們認為眉毛有光亮的人運氣特別好。
從醫學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眉相也代表著內分泌係統和肝腎係統;而肝髒及內分泌(荷爾蒙的分泌),剛好是影響一個人的性情的最主要生理因素,因此,從眉相可看出一個人的性情好壞。
很多人的眉形往往代表了他的個人。眉毛有氣象有起伏,給人一種文明高雅的感覺。眉毛短促而有神氣,就給人一種氣勢。如果眉毛太長而缺乏起伏,就像一把直挺挺的劍,那麼這種人的脾氣往往比較火爆,喜歡爭強好勝,總是自己把自己攪得不得安寧。如果眉毛太短,甚至露出了眉骨,又缺乏應有的生氣,就會給人一種單薄的印象。這種人讓人感到不舒服,有人甚至會無端地跟這樣的人過不去。
下麵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眉形與性格的關係,相信這對看透一個人是非常有幫助的。
長眉(長度超過眼睛)
長眉過眼的人寬宏大量,重感情,不輕易發脾氣。是屬於凡事好商量的好好人,但長眉的人有時候會多愁善感。
短眉(長度不超過眼睛)
眉短不過目之人,性情上較自私易怒,不輕易與人妥協,多愁善感,和家人的緣分淺,與配偶的關係也較淡,容易陷入冷戰。
粗眉
粗眉代表肝氣旺盛,屬將軍之眉。粗眉人凡事積極,有男子氣概,相對的,在處事上也容易衝動,弄不好會變成有勇無謀。
細眉
眉細如柳的人,個性比較消極,凡事優柔寡斷。如果男人有這種眉毛,則大部分是個娘娘腔的人。
濃眉
眉濃的像用簽字筆畫上,如蠟筆描畫之黑眉,代表此人有傲慢頑固的傾向,自我意識也比較強,待人不夠謙虛誠懇。但此類人心機不深,性情率直,頗有人緣。
淡眉
如果眉毛顏色非常淡,遠看像是白眉,則代表此人反應不快,心思也很簡單。眉淡之人雖無企圖心,但是隻要努力,也可成功。
稀疏眉
稀疏眉,遠看似無似有。這種眉相的人,內向文靜,缺乏上進心,與親人聚多離少,自己的健康也不太理想,是個較主觀理智的人。
三角眉
三角眉俗稱勇士眉,很多書裏和電視上描述的殺手或武士,大都是有這種眉。這種人剛毅果決,不怕遭遇挫折,喜歡以自我為中心。
一字眉
一字眉,就是眉形象正楷一字的樣子,有粗細之分。粗一字眉的人,膽子大、意誌力強,說話聲音大而且嚴厲。細一字眉的人,固執、做事缺乏耐性,但有可能成為智慧者。
刀型眉
刀型眉,也就眉形如刀(菜刀方形)之人,其心也如刀,這種人聰明果決,處事犀利不講人情,不夠慈悲。
雜亂眉
眉毛雜亂如荒草者,通常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注意力無法集中,做事也很莽撞。這種人最喜歡用武力和爭吵來解決事情。
掃把眉
掃把眉,有眉頭開散和眉尾開散兩種。眉頭開散的人,往往事情已經快做完了才全心投入;而眉尾開散的人,做事經常虎頭蛇尾。
上揚眉
上揚眉,眉尾上揚的人比較有殺氣和霸氣,過去有很多黑社會和殺手都有此眉。這種人好強不服輸,霸道不講理,非常有自尊心。
柳葉眉
柳葉眉,眉毛較粗,眉尾彎曲,呈現出不規則的角狀,就像春天的一片柳葉。這種眉形的人對人比較誠實,與朋友的關係很融洽,但家庭觀念卻比較淡薄。
新月眉
新月眉,眉毛清秀而細長,眉尾稍微上翹,形如新月。這種眉形的人性格寬厚,辦事果斷,能夠與人打成一片,也能與人共同分享功名富貴,因而做事容易成功。但由於容易輕信他人而很可能上當受騙。
當然,光從眉形還不能徹底把人看透,很多情況下還需結合眉毛的動態來進一步的分析。
眉毛動態呈現心境變化
眉毛的變化豐富多彩。心理學家指出,眉毛有20多種動態,不同的動態可以表示不同的情緒。與眉毛動態相關的心理主要有:
1.雙眉上揚,表示非常欣喜或極度驚訝。
2.單眉上揚,表示不理解、有疑問。
3.皺起眉頭,要麼是對方陷入困境,要麼是拒絕、不讚成。
4.眉毛迅速上下活動,說明心情愉快,內心讚同或對你表示親切。
5.眉毛倒豎、眉角不拉,說明對方極端憤怒或異常氣惱。
6.眉毛完全抬高表示“難以置信”。
7.眉毛半抬高表示“大吃一驚”。
8.眉毛正常表示:“不作評論”。
9.眉毛半放低表示“大惑不解”。
10.眉毛全部降下表示“怒不可遏”。
11.眉頭緊鎖,表示內心憂慮或猶豫不決。
12.眉梢上揚,表示喜形於色。
13.眉心舒展,表明其人心情坦然、愉快。
每當我們的心情改變時,眉毛的動態也會跟著改變,從而產生許多不同的重要信號,下麵我們從五個方麵來詳細地分析。
皺眉
當受到侵略、心感恐懼時,人們往往會皺眉。
在遭遇危險時,光是低眉不夠保護眼睛,還得將眼睛下麵的麵頰往上擠,以盡可能提供最大的防護,這時眼睛仍保持睜開並注意外界動靜,這就形成了皺眉的動作。這種上下壓擠的形式,是麵臨外界攻擊時典型的退避反應,眼睛突然見到強光照射時也會如此。當人們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大哭大笑或感到極度惡心時,也會皺眉。
一般人常把一張皺眉的臉視為凶猛,而不會想到那其實和自衛有關。而真正侵略性的、一無畏怯的臉,反而是瞪眼直視、毫不皺眉的。
一個深皺眉頭憂慮的人,基本上是想逃離他目前的處境,卻因某些原因不能如此做。一個大笑而皺眉的人,其實心中也有輕微的驚訝成分。
皺眉有時還可代表詫異、懷疑、否定等。
揚眉
當人的某種冤仇得到伸張時,常會揚眉吐氣。一個眉毛高挑的人,正是想逃離庸俗世事的人,通常有自炫高深的傲慢表現。雙眉一起上揚,表示非常欣喜或極度驚訝;單眉上揚,表示對別人所說的話,做的事不理解。揚眉還可以表示危機減弱時,重新審視周圍的環境。
如果兩條眉毛一條降低、一條上揚,它所傳達的信息則介於揚眉與低眉之間,半邊臉顯得激越、半邊臉顯得恐懼。尾毛斜挑的人,心情通常處於懷疑狀態,揚起的那條眉毛就像是提出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