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獨生男孩身心健康比知識更重要(1 / 3)

給男孩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

孩子的童年本來就應該是一段自由快樂、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可是這種美好的生活在孩子的眼裏已經成為了一種極大的奢望。因為他們要每天按時到學校去上課,去學習文化知識,放學後,還要做家庭作業。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了,覺得終於可以放鬆一下,可是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後麵,不顧孩子的想法給他報了一堆的興趣班。使孩子們每天生活在忙忙碌碌之中,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那些興趣班真的適合孩子嗎?這樣做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當然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願意為孩子付出的父母,但是,父母在為孩子付出之前,應該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愛。這樣父母的愛,父母的付出,孩子才會欣然接受,他才會感激,他才能夠過得快樂。

如果父母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安排他的生活,那麼他與父母的距離就會變得越來越遠,他甚至會認為是父母剝奪了他的快樂和自由,會因此而憎恨父母。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都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一份苦心,那麼父母就要學會把籠子裏的小鳥放出來,讓他擁有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

男孩天生就好動,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想要探索的世界,他渴望自由,不希望自己總被別人束縛,因為束縛的生活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會讓他變得沒有自己的想法,變得總是順從別人,甚至變得孤僻。

肖明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孩子。

有一次,他自己用泥巴捏了一艘“宇宙飛船”,他非常得意。於是,拿著自己的作品跑到媽媽的麵前給她看,他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的‘宇宙飛船’,將來我要做一名宇航員!”當肖明還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的時候,媽媽卻給他潑了一瓢冷水,非常氣憤地對他說:“當什麼宇航員,你今天還沒練習鋼琴吧?趕快給我回屋練琴去!”就這樣,肖明的理想被無情地扼殺了。

後來,肖明再也沒有說過想做宇航員的事情了,他開始慢慢地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正是因為母親的一句話,把肖明從美好的想象中無情地拽回了現實世界,這讓他以後都不敢再談自己的理想了。父母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一些感悟,如果這位母親可以給兒子一句讚揚和肯定的話,那麼他的兒子說不定以後真的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宇航員。父母整天強迫孩子學這個,學那個,是希望他將來能夠有出息。那又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自由地朝著自己的理想發展呢?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呢?

1.尊重孩子的興趣

父母可以多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興趣,當父母了解到孩子的興趣之後,就要學會給他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朝著自己的興趣去發展。

有一次,媽媽對小明說:“兒子,你有感興趣的事情嗎?”小明說:“當然有啊!”媽媽好奇地說:“什麼呀,能告訴媽媽嗎?”小明害羞地說:“我喜歡唱歌。”媽媽一聽,覺得非常驚訝:“兒子,你喜歡唱歌,可是我怎麼從來沒聽你唱過呢?”小明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我不好意思唱,我總是唱不好,我都是偷偷地唱。”媽媽高興地說:“原來我兒子喜歡唱歌啊!媽媽一直都不知道。唱不好也沒關係,可能是你沒有掌握方法。既然你這麼喜歡唱歌,那媽媽給你報個音樂特長班吧,讓專業的老師教你唱歌!”小明聽完媽媽的話,非常高興:“以後我也能唱好聽的歌了,我長大後要當音樂家。”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趣,當他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他也會感覺很輕鬆和快樂,因為那是他的興趣所在。這樣孩子就會更願意去努力,他就會從心裏感覺到自己的生活非常自由。

2.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

孩子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豐富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父母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否則學習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

小波每天晚上都會學習到深夜,而且周末也經常看書複習功課,爸爸看到兒子整天都這麼累,就覺得非常心疼。

有一天吃完晚飯後,爸爸對小波說:“兒子,你們學校是不是快要考試了?”小波抬起疲憊的眼睛說:“嗯,下周五。”爸爸說:“你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今天晚上早點休息吧!”小波對爸爸說:“別人家的父母都是逼著孩子學習,你居然讓我這麼早就休息?”爸爸說:“人又不是學習的機器,應該要適當地休息啊!”小波說:“不行啊,我還要複習功課呢。”爸爸又說:“那你複習吧,這個周末老爸要帶你出去散散心。你應該學會在緊張的學習中適當地放鬆,這樣你才能夠更有效率地學習。”小波對爸爸說:“爸爸,你太好了,我為能夠生長在這樣一個自由的生活環境中而慶幸!”但是小波又說:“老爸,我會適當休息的,但是周末的散心就取消了吧!我真得抓緊時間複習功課。”

當父母不給孩子的學習施加壓力的時候,他就會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如果你們能像故事裏的這位父親一樣做,那麼相信你的兒子也會為擁有你們這樣的父母而自豪的。當父母不過多地幹涉孩子的學習的時候,他就會更主動地去學習。這個時候,孩子就不會對學習產生厭煩,而是覺得是自己在支配學習的時間,自己是自由的。

3.要留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父母可以在家裏給孩子設置一片屬於他自己的空間,在那裏隻擺放他自己的東西,當孩子獨享那片空間的時候,父母不要去打擾他,那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是自由的。

彬彬的爸爸媽媽在家裏給他隔離出來了一塊空間,那裏是彬彬的獨享空間,平時沒有彬彬的允許,誰都不可以隨便闖入那塊空間。

那塊空間裏放滿了彬彬自己的東西,有的時候,彬彬會在裏麵寫日記,在裏麵做些自己喜歡的小製作,甚至會在裏麵發泄自己的情緒。不管怎樣,爸爸媽媽都不會去“侵犯”他的領地,這讓彬彬感覺到自己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空間,他感覺非常滿足。

由於爸爸媽媽給彬彬安排出了一塊獨享空間,彬彬可以在裏麵做他想做的事情,這讓他感覺非常自由,感覺非常快樂,這樣對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父母每天都希望看到孩子的笑臉,希望看到他蹦蹦跳跳的樣子,那麼你們就要努力給他提供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不要給予他過多的壓力,讓他在輕鬆的環境下快樂地成長。父母要相信你們的孩子在這種無拘無束的環境中,也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給男孩一個強健的身體

毛主席曾經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一點兒都沒錯,如果一個人連健康的身體都沒有了,那他還能做好什麼事情呢?他還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嗎?答案顯而易見。

現在的孩子寧願自己在家裏看電視、玩電腦,也不願意到戶外去活動。他們總是喜歡吃各種“垃圾食品”,也不願意吃父母做的色香味俱佳的飯菜。他們寧願像貓頭鷹一樣地生活,晚上很晚了都不願意上床睡覺,早上父母喊半天也不想起床,上學總是遲到,上課的時候總是把課桌當成自己的床……如果孩子總是這樣生活,那他怎麼能夠學習好,又怎麼能夠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呢?

現在人們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孩子都變成了“小胖墩”。男孩都是喜歡動的,喜歡整天蹦蹦跳跳的,可是由於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他們的體型卻慢慢地走了樣,健康也會出現危機。

小飛現在才10歲,可是體重已經達到了55公斤,而個子卻不怎麼長,還經常感冒,總是會因為感冒而耽誤學習。

平時媽媽讓兒子運動,他總是會有一堆的借口,就是不去鍛煉,現在他的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差了。媽媽害怕兒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所以就帶他去醫院做了檢查。

醫生給小飛檢查完身體後,對小飛和媽媽說:“小飛沒什麼病,就是因為太胖了,導致骨骼承受的重量太大,所以影響了身高的發育。”媽媽繼續問醫生:“那他還經常感冒呢?”醫生笑著說:“這也是因為缺乏運動,抵抗力下降了,而且肥胖的孩子,由於胸腔比較肥厚,所以呼吸的時候也會受到影響,就容易患感冒。”醫生又說:“隻要你的兒子能夠把體重減下來,多鍛煉,注意合理飲食,就不會有什麼大礙。”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小飛的肥胖給他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所以父母應該從這個例子中得到一些啟示,肥胖隻是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的一個方麵,孩子的身體還會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父母為了讓孩子不受或少受這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就要學會從孩子的生活習慣上下工夫,不斷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免疫力”,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

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健康的身體對於孩子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沒有了健康的身體,那就如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這樣才能夠為他的將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他才能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呢?

1.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

當孩子表現出懶惰的時候,父母就要經常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鍛煉,提高孩子鍛煉的積極性。隻有經常鍛煉的孩子,他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小凡每天吃完晚飯後都無精打采的,一寫作業就犯困,而且還總是感冒發燒,媽媽非常擔心兒子。

一天晚飯後,媽媽就對小凡說:“咱們先不寫作業了,去樓下的公園裏鍛煉身體吧!”小凡說:“那我鍛煉完了還是要寫作業啊,那更累!”媽媽笑著說:“鍛煉完以後,你的煩惱和疲勞就會隨著汗液一起排出體外,這樣你不僅不會感覺到累,而且還會很輕鬆。回來以後再衝個熱水澡,這樣你學習的效率就會更高,而且你的身體也一定會越來越棒的!”小凡用有點兒質疑的眼神問媽媽:“鍛煉有你說得那麼好嗎?”媽媽說:“那咱們下去試試吧!媽媽陪你一起鍛煉,媽媽還要跟你比賽呢!”

後來,小凡每次都會催促著媽媽到樓下去鍛煉,而且還經常跟媽媽比賽。慢慢地,小凡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身體也越來越強壯了,很少出現感冒發燒的現象了。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孩子的身體非常有好處,不僅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放鬆,讓孩子感覺到快樂,還能夠增強他的體質。

2.培養孩子合理的飲食習慣

合理健康的飲食是保證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強健身體的另一重要方麵。父母一定要注意幫助孩子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一種好的習慣才能夠造就孩子的好身體。

小狄的媽媽在他的飲食習慣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她常說:“為了讓兒子養成合理飲食的好習慣,能夠擁有一個好身體,再累也是值得的。”

媽媽找了好多資料,然後從這些資料中總結出了一些合理的飲食習慣: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溫開水,一天的飲食就開始了;早上一定要吃早飯,這頓飯是人體攝入營養的關鍵一餐;吃午飯和晚飯之前最好先喝一點兒湯,告訴消化係統開始運作了;吃飯的時候不能著急,要細嚼慢咽,這有利於消化吸收;吃飯的時候,絕對不能挑食,要把桌子上的每樣飯菜都吃一點兒,做到營養均衡;平時要少吃零食,尤其是在飯前一個小時之內,不能吃零食,否則會影響食欲。

小狄在媽媽的指導下,慢慢地養成了合理的飲食習慣,而且小狄的腸胃一直都很好,身體也很健康,很少生病,他看上去總是生龍活虎的。

當孩子擁有一種合理而又健康的飲食習慣的時候,他的身體就會更健康,這樣父母也就會更省心。

3.父母要給孩子製定規律的作息製度

作息時間有規律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又一重要方麵。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作息時間的問題,一起製定出一個作息時間表,父母也要努力按照計劃行事,父母和孩子之間還可以互相監督。

小俊每天晚上做作業都拖拖拉拉的,所以每天睡得很晚,早上也總是賴床。小俊由於休息不好,慢慢地,他的氣色變得非常差。後來,爸爸就決定找兒子談談這個問題,改變一下兒子的生活方式。

在一個周日的下午,爸爸對小俊說:“兒子,你說我們全家要是都能按照一個時間上床睡覺,然後早上按照一個時間起床,那該多好啊!”小俊說:“嗯,我覺得那應該挺有意思的。”爸爸說:“要不咱們倆製定一個作息時間表,貼在牆上。”小俊高興地說:“好啊,好啊!”

於是,父子倆就開始探討了起來。爸爸說:“早上幾點起床呢?你8點去學校上課,媽媽8點半上班,我8點上班,咱們起床後得洗漱、吃早飯、收拾自己上學上班要用的東西,那咱們就早起一點兒,7點起床怎麼樣?”小俊想了一下說:“好,我同意。那晚上睡覺的時間呢?”爸爸說:“我分析了早上的起床時間了,你分析晚上的吧!”小俊思考了一會兒說:“我們早上7點起床,為了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我們晚上10點鍾準時上床休息怎麼樣?”爸爸說:“那你每天做作業都要做到11點,你能在10點之前完成作業嗎?”小俊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作業的時候,總是幹別的,沒有專心,如果我專心做作業的話,肯定能在10點以前完成。”爸爸說:“我們是男子漢,既然做出了這個計劃,就要嚴格執行,誰也不能耍賴。”小俊高興地說:“那我們以後就互相監督吧!”

後來,小俊每天都嚴格執行這個作息製度。慢慢地,小俊的氣色變得越來越好了。

通過爸爸與小俊一起製定作息時間表,讓兒子改掉了晚睡晚起的壞習慣,而且兒子通過執行新的作息製度,身體也慢慢地變得強健了。

對於一座高塔來說,隻有把高塔的底座做結實了,它才能穩固。健康的身體對於孩子來說就如同高塔的底座,隻有保持身體健康,孩子才能夠努力地去追求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成功,才能夠把自己人生的寶塔建得更高更結實。

別對男孩的學習期望過高

“你一定要給媽媽爭口氣,這次考試拿個第一名回來。”“你表姐今年考上北大了,你以後也要考那所學校,那樣就能光宗耀祖了。”“兒子,你是爸爸媽媽全部的希望,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啊!”相信看到這些話,父母們並不會覺得陌生。很多父母平時都會這麼對孩子說,但這隻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壓力。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理,都希望孩子能夠學習成績好,能夠有一個美好的前程,這種想法是沒有錯的。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寄予了過高的期望,那麼孩子就會承受比期望還要大的壓力,那樣他怎麼能夠學習好呢?這種高期望值下的學習,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就會讓他對學習產生厭倦,產生恐懼。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教育專家都說了,孩子學習的時候,需要有壓力,這種壓力能變成他學習的動力。”可是,教育專家說的是適當的壓力,而不是超過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壓力,過大的壓力永遠也不會變成他學習的動力,反而會變成他厭惡學習的催化劑。

生活中有多少因為父母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值過高而造成的悲劇呢?有些父母總是會有一種僥幸的心理,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強,不嚴格要求他怎麼能出人頭地呢?

小海的爸爸媽媽每天都會把他的學習掛在嘴邊,他今年剛上小學5年級,可是他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爸爸媽媽對他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每當小海快要考試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對他說:“這次一定要拿個第一名回來,要不然你就等著挨揍吧!”小海每天都生活在沉重的壓力下。

在考試的前一天,小海對媽媽說:“媽媽,我感覺生活很沒有意思,很壓抑!”媽媽卻冷冰冰地對兒子說:“你有什麼壓抑的?整天除了學習什麼也不用幹,什麼也不用你操心,快寫作業吧,明天還要考試呢!”當時媽媽並沒有感受到兒子說這句話時的絕望,她更沒有留意到自己因為睡不著覺,而到醫生那裏開的安眠藥不見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叫兒子起床上學的時候,卻發現兒子躺在地上,身旁還放著一個裝安眠藥的小藥瓶。媽媽一把抱住了兒子,失聲痛哭起來,爸爸看到這種慘劇後,變得欲哭無淚。他們事後在收拾兒子的遺物時,發現了兒子的一封信,信上寫著:“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可是我怕達不到你們的要求,我又要挨打,我每天生活得都不快樂,很壓抑。昨天晚上我跟媽媽說我壓抑的時候,我多麼希望媽媽能夠給我說一些安慰的話,可是……爸爸媽媽我要去過自由的生活了,你們不要為我難過,希望你們能夠再生一個能達到你們要求的兒子吧!”

這個故事給人帶來了多大的心靈震撼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個花季的少年,一輪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陽,就這麼離開了,這難道不是悲劇嗎?父母們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啟示,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