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你的態度還好嗎(1)(1 / 3)

——盤點職場中常見的幾種態度盲區

“推”:出了責任,不是想著解決問題,而是想著推卸責任

一場眾人期待的話劇演砸了,劇院經理非常生氣,他把劇組的工作人員都叫來,以便弄清楚究竟哪些方麵出現了問題。經理首先問導演:“說說你的看法。”

導演說了一大堆理由:編劇設計的台詞過於拗口、服裝師遲到十多分鍾、燈光和美工沒能按照要求工作、演員的表演還欠火候……經理聽了之後說:“那麼作為該劇的導演,你的責任是什麼呢?”導演說:“出現這樣的問題與我完全無關……”

一場眾人期待的話劇,最後以“演砸”而告終,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人人都像這個導演一樣,不是想著解決問題,而是想著推卸責任。現實工作中,部門就像演員一樣在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每個部門像這些演員都這樣互相推卸責任,每個部門都不是想著解決問題,這個部門注定會被“搞砸”。

當工作出現困難時,不尋找自身的問題,而是指責相關部門沒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責任能推就推,事情能躲就躲。最後,問題隻有不了了之。

在某企業的季度會議上,營銷部經理說:“最近銷售不理想,我們得負一定的責任。但主要原因在於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先進。”

研發經理“認真”總結道:“最近推出新產品少是由於研發預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車薪的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財務經理馬上接著解釋:“公司成本在上升,我們能節約就節約。”這時,采購經理跳起來說:“采購成本上升了10%,是由於俄羅斯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急速攀升。”

於是,大家異口同聲說:“原來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沒有責任。最後,人力資源經理終於發言:“這樣說來,我隻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從營銷經理到財務經理,到采購經理,大家都覺得銷售不理想跟自己沒有關係,找借口逃避自己的責任,難道真的將所有的責任歸結到俄羅斯的礦山爆炸上?在笑過之後,我們是不是會發現其間有我們自身的身影呢?沒有對問題負責任的態度,那又怎麼去解決下一步的工作,這些經理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職場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境。很多時候出了問題,有的人總是喜歡推卸責任,這種人第一,證明“我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第二,“我是沒有錯誤的,不應該處罰我”。

犯了錯誤有什麼理由要解釋時,每個人首先要反省,理由是不是客觀事實,是不是真實可信,是不是隻是想用來掩飾自己的錯誤?然後回頭看看自己的行為,如果自己在整件事的過程中確實有錯誤的地方,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責任,誠懇地承認錯誤,並且要主動改善自己的工作,積極地尋求補救的辦法。

這種對自我的嚴格檢查,可能剛開始時有些困難,但是你要相信,隻有勇於承擔責任,不把責任推給別人,你才有可能是一個讓別人信得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

北京的愛樂樂團在上海一家琴行訂購了一台鋼琴,在音樂演奏會的當天發現琴腳壞了,這對演奏效果的好壞有著致命的弱點,一台瘸腿的琴是無法流暢地演奏的。

琴是由一家航空物流公司托運的,這款琴是公司代理的德國的一款琴,由於質量好脫銷了。消息從北京傳回上海後,外貿部積極跟廠家溝通,但從德國運一台到北京最少也得三天。 銷售部經理馬上跟愛樂樂團溝通,穩定情緒,品質部馬上派人坐飛機到北京檢查琴的音色效果。

這時,一個鋼琴老師走過來說,做個凳子把琴整體托起來,就可以解決問題!

是啊,一隻腳的工藝隻能找廠家解決,但做個凳子在哪裏都能解決。技術部在跟專家溝通之後,很快就設計好了解決的辦法,問題終於在演出之前解決了。

這個消息在被人們傳播以後,公司的訂單紛至遝來。 

鋼琴的腳很可能是物流公司在運送途中弄壞了,但這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就是琴交到客戶手中時已經壞了,琴的品質已經不是廠家和銷售公司承諾的品質了。但出了問題,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各個部門的人積極貢獻自己的能力,既保證了演奏會的如期進行,也為公司贏得了讚譽,聲譽就是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