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拚接時間碎片——多忙也要留些時間給孩子(1)(1 / 3)

自從有了孩子,那叫一個忙——要養育孩子、要上班、要煮飯,還要出去應酬,真希望自己有三頭六臂啊。

我是個事必躬親的媽媽,信不過粗線條的老公,可是我的時間也是有限的,越忙反倒越覺得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

我是個忙爸爸,每天都被繁雜的工作事務所包圍,即便周末了也很少能抽出時間陪陪孩子。

……

有句話說:“時間是海綿裏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越是忙碌的爸爸媽媽,越要學會把平日裏那些零散的空閑時間拚接起來,見縫插針地多陪陪孩子、多教育孩子。請記住:世界上沒有壞爸媽,隻有懶爸媽。隻要方法用得好,時間一點也不少。

工作和孩子並不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

工作與家庭就像人的左腿和右腿,是人生的兩個基本支點。而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許多雙薪父母認為,要想不耽誤孩子的前程,就應該犧牲事業而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然而,遺憾的是,人生的這兩個支點並不總是平行發展的,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發生衝突。

韓敏和張蕊是同時入住某小區的兩位準媽媽,通過小區論壇,兩人成了線上線下常來常往的好鄰居。韓敏家庭條件非常優越,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她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全方位地服務著,在懷孕的第三個月就毅然決然地選擇做了全職媽媽。而張蕊夫婦隻是一對再普通不過的雙職工,每天依舊像平常人一樣朝九晚五地忙碌著,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忙碌並快樂著。

沒多久,兩家就互報喜訊。韓敏家是一個小男孩,叫軒軒,張蕊家是一個小女孩,叫丹丹。

再後來,這兩個可愛的小天使慢慢會走路了,於是,每到晚間或是周末,經常能看到他們在一起嬉戲玩鬧的場景。

可是,每當韓敏看到丹丹長得結結實實時,總會投來羨慕的眼神,還時不時苦惱地向張蕊訴苦:“我家兒子不愛吃飯,為了他,我南北大菜沒少學,自己都快練成大廚了,可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飯,每次即便是跟在屁股後麵追著喂,也隻是吃那麼一點點。”的確,眼前的小軒軒看起來著實有些虛弱,長得跟個豆芽菜似的。

這種訴苦還隻是剛剛開頭,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韓敏更是把張蕊當成了她的“發泄桶”。什麼孩子任性了,孩子自理能力差了,孩子虛榮了,等等。

而且最令她傷心的是,有一天軒軒從幼兒園回來時,竟然嫌棄媽媽整天在家裏,說出“讓他很沒麵子”這樣的話。因為別的小朋友的媽媽有的當經理,有的做主管,可他從不提起自己的媽媽,因為他的媽媽沒有工作。

與這位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的全職媽媽相比,張蕊夫婦似乎顯得略微有些“狠心”。

其實,當初懷上丹丹的時候,張蕊心裏也是挺矛盾的。一方麵想要回家做個一年半載的全職媽媽,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未來的寶貝,才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另一方麵,丹丹爸爸從事零售業片區管理工作,平時工作非常忙碌,沒有固定的節假日和雙休日,而且自己的工作也非常繁忙。經過一個多月的思想鬥爭,考慮再三後,他們倆還是決定堅持下去,自己帶孩子、照顧孩子。

在他們看來,即便自己再忙,時間也是可以擠出來的,而全職媽媽或是全職爸爸並不見得就能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再者,他們還相信,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時的那份親情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很好地扮演了雙薪父母的角色,做到事業家庭兩不誤,而且更可喜的是,他們的女兒丹丹也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女孩。

誠然,對於每一位忙爸忙媽來說,時間和精力都是他們最為稀缺的資源,而且他們需要麵對的問題又實在是太多太多——工作、家庭、孩子,樣樣都是重心,樣樣都想做好,其中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才是最清楚的。

但是,既然由於種種原因讓很多忙爸忙媽不能放棄自己的工作而去選擇全職照顧孩子,那就要坦然地去接受和麵對這條家庭和事業兼顧的道路。

事實上,孩子和事業並不是“魚”和“熊掌”,它們不是對立麵,是可以自由調配的。因為孩子不是每分每秒都需要爸爸媽媽寸步不離地守在他的身邊,而他更需要的是來自家人的愛和關心。工作的時候享受工作,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享受親子之樂,二者相互獨立才能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