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每當這時,住在隔壁的貝貝都會把頭一下子紮在媽媽的懷裏,因為她害怕聽到這些聲音。她也會小聲地問媽媽:“媽媽,航航哥哥一家的聲音怎麼那樣大呀,跟吵架一樣。”這個時候,貝貝爸媽隻好轉移話題,不想讓貝貝產生埋怨別人的念頭。
航航和貝貝同住一棟老樓,因為隔音效果不好,稍微有點動靜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然而,與航航家周末乒乒乓乓的交響曲不同的是,貝貝家卻顯得出奇地安靜,他們一家人總會在溫馨又甜美的氛圍中共度這段周末美好時光。“每當陽光照進來,整個房間就像鍍了一層金一樣,這是我感覺最愜意的時光”。在周末的早晨,躺在床上的貝貝媽媽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眯起眼睛享受這份安逸。然而,接下來發生的情節才是最讓她感到幸福的時刻。這時,會有一隻粉嫩的小手悄悄地伸到眼前,接下來就是一個熱烘烘的小身子壓了上來,這個小人像天使一樣用輕柔的雙手捧起她的下頜不停地搖啊晃啊。
很顯然,貝貝是幸運的。因為貝貝爸媽懂得尊重孩子,不會強迫孩子參加什麼班,在這對父母看來,陪伴孩子享受賴在床上的周末時光才是最重要的,輕鬆愉悅地享受周末晨光,孩子自然會有一天的好心情,而與孩子一起嬉戲玩鬧對孩子的茁壯成長和智力開發也是極為有益的。
事實上,玩耍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通過玩耍不但能幫助孩子認知世界,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還能讓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意識,同時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中學會融入人群。所以,忙爸忙媽一定要記住陪孩子一起享受周末時光就是在“儲蓄”一家人的親密情感,讓孩子在玩中獲得快樂,不斷成長才是為人父母最需掌握的教子智慧。
為“忙爸忙媽”支招
賴在床上迎接周末的陽光,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聊天,也是培養孩子的一種有效途徑。
玩是孩子的天性,輕鬆地享受周末,同孩子一起嬉戲,才會讓他們在歡樂和純真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花些時間跟孩子享受周末時光,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與他們建立親密的情感紐帶。和父母關係越親密的孩子,越好管教。
讓孩子充分享受周末的自由,才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而拔苗助長往往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在乎長短
生活中,忙爸忙媽常會有這樣的感慨:我們給予孩子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我們不是不想陪孩子,隻是因為工作太忙,應酬太多,根本沒有時間陪他們。言語之間,無不流露著自責與內疚。
其實,與孩子在一起並不在乎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有沒有“專心”地陪伴。俗話說:“濃縮的都是精品。”隻要用心給予孩子高質量的愛,即便時間再短,孩子也同樣會感受到幸福與快樂。
一位心理學教授曾說過:“在與父母每天進行積極互動的過程中,孩子會模仿大人的社交技巧與處世方法,學會從容處理自己麵臨的問題,從而提高心理承受力,性格會更加開朗、陽光。”這麼看來,專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為他們創造一個歡樂和純真的成長氛圍,才是父母親送給子女的最好禮物。其實很多時候,大人的專心陪伴隻需要半個小時,甚至是幾分鍾,彼此有交流、有互動了,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愛。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終日行色匆匆地在家庭與職場中穿梭的職場爸媽們,迫於高效——職場上的基本要求,不知不覺中,這一習慣竟然也如影隨形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他們都會有“趕不及”的焦慮:孩子穿衣服,他們會催促孩子快點兒穿;孩子吃飯,他們會催促孩子快點兒吃;孩子寫作業,他們會催促孩子快點兒寫;孩子走路,他們更是會催促孩子快點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