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年才見孩子一次,媽媽話裏話外都是在誇孩子,而爸爸認為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想方設法在相聚的日子裏盡可能多地糾正孩子的缺點。
又過年了,祖孫三代高高興興地到市裏逛街,孩子看到街邊叫賣的各色小吃歡心不已。爸爸見狀,給大家買了好多。來到賣肉串的攤前,孩子又不走了,爸爸便把一個肉串遞到孩子手上,這時,孩子隨手便把剛吃完的糖葫蘆棒丟到路上。盡管地上很髒,有很多竹棒、木棒等雜物,但是爸爸還是覺得孩子丟的那根最刺眼。
因為長時間在城市生活,夫妻倆養成了愛護環境、不亂丟垃圾的習慣,看到孩子隨手丟垃圾,爸爸毫不猶豫地把糖葫蘆棒撿起來,放到孩子手裏,認真地說:“寶寶,你看地上髒不髒啊?”
孩子低頭一看,晃著腦袋說:“髒,太髒啦!”
“如果你把這跟棒丟到地上,是不是更髒了呢?”爸爸問道。
“當然啦!”孩子邊吃肉串邊應著。
“地上髒了,褲子就容易踩髒,奶奶和媽媽就要使勁洗才能洗幹淨,那樣奶奶和媽媽都會很累,她們這麼疼寶寶,寶寶還要她們那麼累嗎?”爸爸循循善誘地問著。
“不要,不要!”孩子邊說邊搖頭。
“那應該把棒子扔到哪裏呢?”父親邊說邊朝不遠處的垃圾桶指了指。
“扔到垃圾桶去!”孩子機靈地答著。
看著可愛懂事的孩子,媽媽笑著把孩子抱到垃圾桶邊,孩子彎腰把棒丟進了垃圾桶。而一旁的爸爸早已抓住時機,用手機拍下了這一珍貴的畫麵。
沒多久,春節假期就過去了,爸爸媽媽又回到工作的城市。
因為長期受環境的影響,孩子不久就把爸媽的教導拋諸腦後,恢複了往日的壞習慣。爸爸得知後,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一計。他在網上建了一個相冊,把春節回家拍的照片傳到相冊裏,然後對老爸老媽傳授了一個計策。
一次孩子說想爸媽了,就自己打開相冊,邊看照片邊美滋滋地想起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這時,奶奶走了過來,陪著孩子一起看。當看到孩子的爸爸拍下的孩子把糖葫蘆棒扔到垃圾桶的照片時,奶奶不失時機地說:“還記得這張照片嗎?這是爸爸為了表揚你不亂丟垃圾拍的。你今天又把香蕉皮弄到地上去了,搞得地上滑滑的,就連你自己還差點摔倒呢!”
孩子聽了,小臉立馬紅了,他覺得不應該忘記爸媽的教導,也不應該讓奶奶辛苦清理地麵。雖說孩子沒說什麼,但是奶奶已經看出他的決心。果然,從此以後,孩子就沒有再亂丟東西了。
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兩次教導就能糾正的,尤其是一些頑固的壞習慣,更需要家人的反複教導。而對於親子相處時間少、不能親自教育孩子的父母來說,就要善於找到一些能夠起到間接教育作用的方式。在這個故事中,借助美好的記憶、老人的引導教育效果要遠遠大於父母不停地打電話回家或在孩子耳根嘮叨這些方式。要知道,相比於說多了會讓孩子變煩躁的嘮叨話,將記憶凝結在一張張精心設計的照片裏,無疑會對孩子產生無言的啟迪。而更值得讚賞的是,故事中老人的正確引導,更能幫助孩子下定決心自行糾正不良習慣。
總而言之,對於孩子不在身邊的父母來說,“遙控式”親子教育無疑是個不錯的教子之道,事實上,父母隻要善於利用這種現代教育手段,就不必過於擔憂祖輩會寵壞孩子,而這也能大大地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幫助孩子培養優秀的品格。
為“忙爸忙媽”支招
在視頻聊天、網絡相冊的幫助下,距離不再是阻隔親子教育的障礙,而父母同樣可以肩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借助新型的通信方式還能讓孩子及早掌握現代生活、辦公所需的電腦、網絡知識以及應用技術。
如果將動態的視頻聊天和靜態的網絡相冊相結合,教育孩子的效果會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