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播報

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上是“工業設計”專業。當時填的時候,以為是搞工業區的廠房規劃的,一直到上了大學才知道,這個專業和我想的差別太大了!這個專業需要很強的美術功底,可惜我是一個從小就缺乏素質教育的孩子,什麼素描、色彩,對我來說,太陌生了!

當時,我就在想,我是不適合讀這個專業的,我要轉專業(我們學校在入學後的第四個學期,會給達到一定成績要求的學生一次轉專業的機會),轉到土木工程(高考誌願中,土木工程是第一誌願,工業設計是第四誌願)。

我還對自己說,從現在開始,要努力學習,爭取到轉專業的機會,轉到土木工程去!

九月份入學,先軍訓了一個月,再上了一個月的課,按照學院慣例,要對我們工業設計的學生進行一次“素描加試”,這種加試是有點“淘汰”成分在裏麵的,不會給你選擇的自由。不是說,你工業設計讀不成了,其他專業隨你選一個吧!不可能!

那次轉專業,工業設計班“踢”出了五個寶貝,我就是其中一個。接下來的事情,那我就料到了。學院要我在我的高考誌願中第五個和第六個誌願裏,選一個。

我的高考誌願裏,第五誌願是“材料成型與控製”,第六誌願是“旅遊管理”,我選了“旅遊管理”。至於為什麼選擇旅遊管理,也實在是沒多少理由。失魂落魄之人,隨便選一個吧!都一樣!考慮到“材料成型與控製”比較枯燥,還是選個有生命力一點的吧!

兩個月的大學生活,我也漸漸明白,要想在第四個學期中轉專業,還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有太多的未知數,難道你想轉,你要轉,就一定能轉成嗎?

案例點評

隨便搜索一下有關大學新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你會發現,無論何種形式的調查報告,都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絕大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60%以上的學生產生過轉專業的念頭。

於是,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招生宣傳時,都不忘加上這麼一句:入校後有機會轉專業。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學一年級課程,進入二年級之前,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1)在某一學科方麵確有特長的學生。(2)因為身體健康原因,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其他專業學習者。(3)通過轉專業能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成材,且參加學校的選拔,選拔合格者。

然而,在各大學申請轉專業的學生中,符合上述條件者鳳毛麟角,絕大部分學生想轉專業的原因,或是出於興趣,或是出於就業,或是出於跟風。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真正能實現“第二次轉身”者很少,大部分學生隻能按部就班地在原來的專業繼續學下去。

呂老師提醒

1.為什麼會進入不喜歡的專業

(1)實行平行誌願後,好多高校降低了提檔比例,由原來的1:1.2降為1:1.1,有些高校甚至打出了“隻要服從專業調劑,提檔後不退檔”的招牌。由此,許多考生為了避免落榜的風險,便違心地填上了“服從專業調劑”。這調劑的後果,就是“培養”了一大批對專業不感興趣的大學生。他們入學後,始終對第一專業誌願念念不忘。

(2)高考時成績不理想,但又想進個好學校,於是,就選擇了該校的冷門專業。

這部分學生在沒進大學之前,就已經準備了轉專業。

(3)填報誌願時,對專業的概念理解有誤,進大學後,才發現所學專業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於是,就下定決心要轉專業。

(4)上高中時,不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填報專業誌願時,隨意性比較大,進大學後才對自己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於是,就漸漸地萌生了轉專業的念頭。

2.不能申請轉專業的情況有哪些(1)新生入學未滿一年者;(2)二年級及以上者;(3)各類委培、代培生未經委托單位同意轉專業者;(4)藝術類、體育類專業;(5)一些稀有專業,如小語種專業等;(6)跨高考錄取批次轉專業者。

3.申請轉專業的限製條件

(1)院係限製。轉係要得到雙方院係許可,一般轉入的院係還會組織測試。另外,不是所有院係都接受轉係申請。一般而言,在本係內轉專業,或者轉入冷門專業要相對容易一些。而一些比較熱門的院係,對轉入學生的成績要求很高,名額也特別少。除非學生特別優秀,否則想轉到這些熱門院係,幾乎不可能。

(2)名額限製。各高校規定的轉專業名額,一般占全年級總人數的5%~20%。

部分院係會設置關卡以避免優秀人才的流失。有些院係為了保證優質生源,規定“隻許轉入,不許轉出”,這使得擁有轉專業資格的同學比例更小。

(3)成績限製。不同高校對申請轉專業的學生成績要求不一樣,像同濟大學要求成績排名在班級一半以前,而北京郵電大學則要求排名在前10%。這就是說,要想獲得轉專業的機會,首先得把本專業的課程學好。

4.轉專業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