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算是草根英雄,但是最後戰將千人,謀士如雲。需要孫權和劉備兩家聯合才能抵擋他。那曹操是不是最厲害的?其實,看一個人對曆史的貢獻,要有正確的曆史唯物觀。第一,看他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於民族大融合;第二,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第三,看是否有利於改善人們的生活水準。曹操統一了黃河流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興修水利,改善農具,解放了生產力,實行屯田製,減輕了老百姓的生活負擔。所以曹操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人物。曹操把中原英傑幾乎盡攬門下,唯才是舉是他成就偉業根本原因。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這樣吟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以看出曹操對人才的渴求。
劉備被漢獻帝稱呼為“劉皇叔”,政治優勢是別人比不了的。但劉備的最大能力在於收買人心。比如諸葛亮、五虎上將等都對他忠心耿耿。
諸葛亮打天下靠的是五虎上將,但這五個人都是劉備培養出來的,諸葛亮隻培養出了薑維。為什麼諸葛亮把劉備的大將拚完了以後,蜀國基本就完了?因為諸葛亮隻是一個謀略家,他領導力不夠。作為團隊領導人,他要做兩件事情,第一是做業務,第二是帶團隊。諸葛亮打仗謀略很厲害,企劃能力很強,但是不會培養人,這就造成了人才斷層。
諸葛亮是如何用人的?大樹下麵不長草,諸葛亮太厲害了,打心底看不上他的屬員,對他們總是不放心。所以遇到戰爭,諸葛亮經常給大家“三個錦囊”,讓他們按計行事。這培養出了一堆有超級執行力的人,但他們缺少創新與靈活。“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句話幾年前可能還正確,但是動車和高鐵的出現告訴我們:隻靠車頭帶,肯定跑不快,要想跑得快,節節都要快。所以領導和屬員要一起成長,一起前行,才能共同應付困難。
桌子為什麼穩?是因為下麵有四個桌腿在。如果一個老板要想讓自己輕鬆賺大錢的話,你能不能離場?你不在單位,單位能不能正常運轉?你的二級主管能不能獨當一麵?如果你出來了,不在公司裏麵,公司依然能夠正常運轉,證明你可以離場了。你不在公司,公司照常運轉說明你的領導力具備了。
領導者要把所有的追隨者培養成領導者,這就是鬼穀子的一個基本的領導思想。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教育培訓人才的一個競爭。這就是領導者的行事的綱要,言簡意賅。這也是原則中的原則,綱領中的綱領。
二、聖賢之道:領導者的素養
擁有極高深智慧的人叫聖人,擁有極高尚道德的人叫賢人。聖賢是既智慧高深,又道德高尚的人。領導者不一定是聖賢,但是卻要學習聖賢的人生智慧,跟隨聖賢的道德腳步。
所以領導者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包括良好的品格、健康的身體、超人的智慧和領袖的精神。
良好的品格
什麼叫品格?品是指一個人的人品。人品決定個人的品行,而個人的品行決定做事的品質,做事的品質反映一個人的品位。人品、品行、品質、品位,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品牌。例如“李白”、“奧巴馬”、“李嘉誠”、“洛克菲勒”,這些名字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品牌。
格是指一個人的格調。一個人可能沒有太多的錢,沒有太高的地位,但是不能沒有格調。格調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
品格在領導者的素質要求中最為重要。
那麼作為一個領導者,需要具備的品格是什麼?
鬼穀子的弟子尉繚在《尉繚子》中作了注解,他認為領導者要“愛在下順,威在上立,愛故不二,威故不犯。故善將者,愛與威而已”。
意思是,因為愛護你的員工,愛護你的同事,員工對你才沒有二心;因為你很威嚴,所以員工不敢冒犯你,同事不敢冒犯你。管理做得好的人,不過是愛與威並用罷了。
曾文正在軍中,禮賢下士,大得時望。一日,有客來謁,公立見之,其人衣冠古樸,而理論甚警。公頗傾動,與談當世人物。客曰:“胡潤之辦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執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虛懷若穀,愛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誠,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語,令人不忍欺。”
——《南亭筆記》
這段話是說,有一天,有客人拜訪曾國藩,這位客人言辭精警,穿著古樸,曾國藩很欣賞他,跟這個客人談論當代人物。這位客人說:“胡潤之(胡林翼,晚清中興名臣之一)辦事精明,別人不能欺騙他;左季高(左宗棠)執法如山,別人不敢欺騙他;您虛懷若穀,愛才如命,而又以誠待人,以德感人,不是胡左兩位可以同日而語的,令人不忍心欺騙。”且不說這個故事的結尾如何,單就“人不能欺”“人不敢欺”和“人不忍欺”來說,哪個更高明?顯然是後者。領導者讓員工害怕,遠沒有讓員工愛戴重要,而鬼穀子的弟子尉繚就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就是“愛故不二,威故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