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附錄(2)(1 / 3)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是貴製人,而不貴見製於人。製人者,握權也;見製於人者,製命也。故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既用,見可,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也;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聖人之製道,在隱於匿。”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於此義者,則可與言。由能得此,則可以穀遠近之義。

決第十一

為人凡決物,必托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患害。至於誘也,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是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

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符言第十二

安徐正靜,其被節無不肉。善與而不靜,虛心平意,以待傾損。有主位。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思慮者,則無不知。輻輳並進,則明不可塞。有主明。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位術正靜,其莫之極歟!有主德。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賞賜貴信,必驗耳目之所見聞。其所不見聞者,莫不暗化矣。誠暢於天下,神明,而況奸者幹君。有主賞。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有主問。

心為九竅之治,君為五官之長。為善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聖人用之,故能賞之。因之循理,故能長久。有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群臣生亂。寂乎其無常也,內外不通,安知所開?開閉不善,不見原也。有主周。

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千裏之外,隱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暗變更。有主恭。

循名而為,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德生於和,和生於當。有主名。

本經陰符七術

一、盛神

盛神法五龍。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人。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

生受於天,謂之真人。真人者,與天為一而知之者。內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於物化。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術;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謂之化。化有五氣者,誌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產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誌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誌。

二、養誌

養誌法靈龜。養誌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誌存而思之。誌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誌衰,誌衰則思不達也。故心氣一,則欲不徨。欲不徨,則誌意不衰。誌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故內以養誌,外以知人。養誌則心通矣,知人則分職明矣。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氣誌。知人氣盛衰,而養其誌氣,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誌不養,則心氣不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誌意不實。誌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失誌而心氣虛。誌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仿佛。仿佛,則參會不一。養誌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誌意實堅。誌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三、實意

實意法螣蛇。實意者,氣之慮也。心欲安靜,慮欲深遠。心安靜則神明榮,慮深遠則計謀成。神明榮則誌不可亂,計謀成則功不可間。意慮定則心遂安,心遂安則所行不錯,神自得矣。神得則凝。識氣寄,奸邪得而倚之,詐謀得而惑之,言無由心矣。故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慮之交會,聽之候之也。計謀者,存亡之樞機。慮不會,則聽不審矣。候之不得,計謀失矣,則意無所信,虛而無實。故計謀之慮務在實意,實意必在心術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