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質量管理係列標準簡介(1 / 1)

20世紀70年代,市場國際化、競爭全球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各國經濟發展已越來越依賴國際間貿易的推動,貿易競爭日趨激烈,產品質量已成為貿易競爭的最重要因素。在這期間,各國產品的質量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改善,多數產品也先後從賣方市場轉入了買方市場,各發達國家的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也有了巨大的發展。為了適應國際貿易往來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需要,在世界範圍內統一關於質量和質量管理概念的認識,規範供應方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係,進一步推動各國的質量管理和促進國際貿易,製訂一套指導性的、權威性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國際標準的時機已經成熟。198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TC176”著手這方麵國際標準的製訂工作。經過各國專家近七年的艱苦努力,融合了一些國家的先進的國家標準的精華,充分考慮到世界各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現狀和需要,於1986年6月15日正式頒布ISO8402標準,又於1987年3月正式頒布ISO9000係列標準:

ISO8402-1986《質量——術語》;

ISO9000-1987《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選擇和使用指南》;

ISO9001-1987《質量體係——開發設計、製造、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2-1987《質量體係——製造和安裝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3-1987《質量體係——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

ISO9004-1987《質量管理和質量體係要素指南》。

ISO9000標準問世以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應用ISO9000的熱潮。我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對ISO9000非常重視,把ISO9000的實施作為實現質量興國的重要戰略措施之一。幾年來,為國際質量標準的引入、宣傳教育和組織推廣做了大量工作。1988年將ISO9000係列標準等效采用為GB/T10300係列國家標準,1992年又進一步將其等效采用為GB/T19000係列國家標準。1994年我國及時等效轉化了修訂後的ISO9000係列標準,從而將ISO9000標準以國家標準的形式正式引入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