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姻潛規則七 學會老到辦事,不要“嘮叨”辦事(1 / 3)

世界是由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組成的,男人和女人在各個方麵都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處事方式。據調查顯示,男人在交際的過程中,每天可以說出兩千多個詞語,而女人則是男人的三倍還要多。在正當的社會分工中,男人以理性思維來處理工作和生活,而女人則處處顯現感性的一麵。當男人每天下班的時候,該說的兩千個詞語基本上都已經用完,回到家就隻是休息,男人更多地把家當做工作之餘的休息所。女人則相反,更多的時候,女人把家看得比工作還重要。女人把多出男人三倍的話都放在家裏來說,尤其是說給自己的丈夫,說話好像成了女人的欲望,不把那些話說出來,就感覺一天的生活沒有意思。

從這個調查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女人是喜歡嘮叨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感覺到自己的媽媽老是對自己嘮嘮叨叨。其實,可能媽媽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嘮叨成了她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男人的冷靜,女人的嘮叨

我們把男性女性的生活特征追溯到上古的原始社會,那個時候,男人每天要在外麵射獵,為原始部落積累物質資料,而女人都待在洞穴裏看家或看護小孩。對男人而言,尋找獵物、積累生活的物質資料是生存下來的基本條件;對女人而言,和其他人相處並且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關係對於她的生存則尤為重要。進化到現代社會,我們看到職場上的男人,處處充滿著智慧,他們更多地喜歡獨立思考,邏輯性很強,處理事情果斷;女人則是更多地喜歡在一起紮堆聊天,她們處處顯現著感情,也就是母性的因素很強烈,和別人溝通、交流,以直接的方式了解別人的內心想法是她們迫不及待的。她們喜歡聊天,可能是因為聊天能夠讓她們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我們看到,女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很多。無論是白天和姐妹們逛街聚會,還是晚上回到家煲上幾個小時的電話粥,她們總是喋喋不休,其實沒有什麼道理和目的,她們就是喜歡這樣,她們的生活裏不能缺少和其他人交流這部分。

男人的理性思維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並且在他們比較客觀的思維裏儲存著相應解決問題的辦法,用語言來交談,隻是陳述和說明事實情況的工具。男人在有話要說的時候才會說,有了解決辦法的時候才會說。因此男人和男人之間不會輕易地交心聊天,除非這個男人知道另一個人是有足夠的能力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而女人說話的方式和男人不同,女人說話是為了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因此女人喜歡和一個男人獨處的時候才會跟他說話,相反則不喜歡跟男人交談。所以男人說話是為了擺平事情、解決問題,女人說話則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女性社交圈。

嘮叨是埋藏於女人生命裏的原始存在,可是在婚姻中嘮叨則是不利的因素,是影響婚姻質量的,也是最忌諱的。下麵的生活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人的嘮叨給婚姻帶來的不利影響。

李輝和王萍是大學時候的同學,大一的時候兩個人就在一起了,大學剛畢業,他們就喜結連理,成了令人羨慕的一對。按說他們應該開始幸福的婚姻生活了,可是自從結婚開始,王萍就用一個無影繩來丈量著自己的丈夫。丈夫回家把鞋隨便一脫,她會說“好好擺,放整齊了,看你弄得亂七八糟的”;丈夫給她做飯,她會說“又放那麼多糖,我喜歡吃鹹的,每次都是這樣的怪味”;丈夫做事情她不滿意,她會說“你怎麼這麼不會辦事啊,你看看人家誰誰誰”……諸如此類家庭噪音不絕於耳。

剛開始的時候李輝還不反抗,隻是默默地不說話。時間長了,他心裏就越來越難受,臉也拉得越來越長。後來就開始慢慢還嘴,“嫌我做飯不好吃,我還不做了呢”,“對我做事不滿意,你找會做事的去好了”……有時候兩人大發雷霆,大吵一架之後就誰也不再理誰。盡管幾天之後可以再次和好,但過不了多久又重複上演。

終於有一天,王萍又嘮叨丈夫李輝碗洗得不幹淨時,李輝再也無法忍受,把所有的碗都摔在了地上,大聲吼道:“你煩不煩,看我不順眼,幹脆離婚算了,看誰順眼跟誰過去。”王萍萬萬沒有想到李輝會提到“離婚”這兩個字,她頓時淚如雨下:“我說你還不是為了你好?換了別人我還懶得說呢!要離婚,好,現在就離!”結果,王萍甩門而去。後來,王萍在朋友的勸說下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自己對丈夫不能太苛刻了。其實,鞋子放得不太整齊是常有的事;丈夫不是大廚,鹽放多放少更是小事一件。人無完人,丈夫也是在不斷失敗和痛苦中成長起來的,而自己不斷的嘮叨把這些常人都有的小毛病加以無限放大,而且還養成了習慣。正是因為她對丈夫的挑剔,才使得丈夫與自己越來越遠。

從上麵的案例中我們發現,女人的嘮叨是其天性裏的一部分,然而恰恰是因為女人的嘮叨讓自己的丈夫覺得妻子是個沒有休止的話匣子,也正是女人的嘮叨毀掉了婚姻的幸福。

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嘮叨是愛情的墳墓。”